中日聯合剪綾布(紙)藝術展覽


創意文化 (1)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3/02/15   編輯部

剪紙俗稱「窗花」,在我國舊時的農業社會中佔有相當地位,無論婚喪喜慶都被廣泛的應用。
根據周朝成王曾剪桐葉為圭,以封弟弟叔虞是最早剪紙象徵,最近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譯音)墳墓中,發掘出來的「對馬、對猴」等五種圖案的造型,據說是最早的剪紙。過去一般以金銀箔剪出各種花卉圖騰,只限流行於貴族社會層面;直到東漢蔡倫發明造紙以後,因價值便宜,才流傳到民間。及至明代,剪紙技藝更廣泛應用於民間婚喪習俗及年節慶典中,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在農村城鎮鄉間仍然十分普遍,只是由於時代的演進,其內容不免有所改變,但剪紙作品的角色功能仍未褪色,歡迎您來觀賞。


上一篇(獨具慧「 眼」 臺灣文石) 回目錄 下一篇(生態繪畫與郵票設計展 )
回藝術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