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質美:漢寶德的建築」特展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24/11/30   編輯部 

戰後台灣重要建築師漢寶德逝世10週年,台灣博物館特別在2樓迴廊展廳推出「形色質美:漢寶德的建築」特展,29日舉行開幕式,各界與會。(台博館提供)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傳真  113年11月29日

今年是戰後台灣重要建築師漢寶德逝世10週年,博物館界串聯推出系列展覽紀念活動。國立台灣博物館在2樓迴廊展廳以「形色質美:漢寶德的建築」特展,彰顯他為台灣建築文化貢獻。

陳登欽指出,漢寶德與台博館有很深的淵源,過去館方古蹟修復就是在漢寶德先生規劃架構下進行,目前籌備中的建築文化中心,多年前就開始大量收藏戰後建築師手繪圖,目前已收藏漢先生6200多件建築圖與照片。

漢寶德女兒漢可凡表示,為了參加展覽開幕,她邀請全家與其他親友一起到台灣,並進行環島旅遊,在台灣每個角落都看到父親的影子。這場展覽讓她了解到為什麼父親在小時候總是這麼忙碌,特別感謝文化部與各單位支持來紀念父親。

本次展覽以漢寶德一再強調的「建築之美要雅俗共賞」觀念為主軸,內容包含4大主題「不只是建築師」、「文化保存與研究」、「適當的幾何形」與「大乘的建築」。

展覽精選出1960至1990年代漢寶德的14件建築設計作品,包括高雄福音新村、土銀中壢分行、東海建築系館、溪頭青年活動中心、天祥青年活動中心、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南園、台南藝術學院規劃等,及1990年代的台灣省立博物館、勸業銀行舊廈等的古蹟修護研究案例。

延續漢寶德提倡「生活美學」的精神,台博館盼透過本次展覽推廣建築美學與建築文化的社會教育,期待能激起大眾對建築的興趣。 「形色質美:漢寶德的建築」特展將於即日起展至明年2月23日。

 
 

 

 


上一篇(德國作曲家魏德曼與NSO) 回目錄 下一篇(台灣設計週開跑 一探AI)
回藝術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