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賓


藝術精華 (3) 藝術影音 (6)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2/12/23   編輯部 報導

 

張光賓,字序賢,號于寰、蒙叟、癡翁、頑鄙、甦盦。1915年生於四川達縣西雙河鄉(今更名為沿河鄉),幼年成長於巴山蜀水之間,山居歲月中對山景的深刻印象成為他日後山水創作裡的重要能量。知識啟蒙來自其父祖,初中畢業後在家鄉擔任小學教師,1936年入鄉村簡易師範科接受一年期師資訓練,學成後升任小學校長。為求學有專精毅然捨棄小學教員職涯,再入高中師範就讀,一年半因故被開除,他走往重慶在戰時青年訓導團任職。

因著對自身學養的期許與興趣,28歲時他以同等學歷考入國立藝專三年制國畫科,從傅抱石、李可染、黃君璧、潘天壽、豐子愷、高鴻縉等諸名家學習,當中傅、李兩位對他的影響較深。1945年畢業後於私立大雄中學教書半年,翌年隨三民主義青年團離開重慶前往東北,參與戰後復員青年社宣組訓工作,並擔任青年期刊主編,負責內部刊物《十四年》和《大眾日報美術周刊》專欄,四平會戰後出任昌圖縣政府主任秘書,國共戰爭時投身軍旅,任陸官第三軍官班教官。1948年自東北幾經輾轉並在友人協助下舉家來臺,利用來臺機會順道帶領多位杭州藝專學生同行。

來臺定居後於軍中任職,服役於陸海軍達廿載,官至上校,張光賓自入藝專即抱定此生應以書畫為終生志業,任何公務繁瑣都不曾荒廢筆硯,在軍中服役時還與袍澤成立「三人行藝集」,以畫會友定期舉辦展覽。1969年自國防部諮議退役,而後進入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從事研究,親近古法帖名畫,自身筆墨鑒賞與書畫史論的學識,得以與歷代名家真跡相互體察驗證。曾主辦「元四大家特展」,耗時一年細膩嚴謹的理出重要人物的生卒年與活動事蹟,編撰出元代近一百年間的相關藝文年表。學術研究上,「元四大家」是他最重要的研究領域,為他博得「元代書畫史活字典」的美譽,所著之《元四大家》、《元朝書畫史研究論集》至今仍是書畫研究經典。也發揮元代書畫的學養在七0年代至八0年代間由徐復觀所引發之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真偽案論戰中,為文發表看法,對於釐清古代書畫史問題具有貢獻。

1982年起在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書法,1987年冬,年過古稀自故宮研究員二次退休,方始全心專注於書畫創作與書法推廣,二十餘年間日日創作不綴,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為人恭善不與人爭,對於提攜後進、培育人才更是不遺餘力,長年以來,諸多捐畫幫助文化藝術活動的善舉,助人助事的高尚情操為人所稱道,並捐贈生涯重要作品予中國美術學院(母校)、關渡美術館與國立台灣美術館等。他曾說:「書與畫為終身事業,唯需盡其在我,力爭上游,遊心恬澹,順乎自然。」2010年接連獲頒第二十九屆行政院文化獎與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是淡然遊身於藝術領域的光老含飴收成的時刻。

張光賓兼具書法家、水墨畫家與書畫史研究者的多重身份,在推廣書法學習運動上尤為用心,其書學起初自學,後受業於高鴻縉,並致力於漢隸、魏碑之研究,他的楷隸厚重樸拙、渾圓穩練。曾歷時三年,撰寫《中華書法史》,晚年尤喜草書,認為草書文字書寫具動勢、有速度感,可以充份表達個人內心的情趣,在通熟崔爰《草勢》中所論草書特性後,完成二十四條「草書結字口訣」,是繼于右任提倡標準草書之後,又一企圖為草書書寫尋求通體的重要整理,94歲時更以草書抄錄唐詩三百首,現收藏於關渡美術館。

在水墨畫方面,張光賓努力探索「皴法」的表現且有所成,其獨創的「焦墨點皴法」,運用焦墨渴筆以點代皴的方式,表現山石的峻秀壯麗,透過焦墨禿筆點出密密紮紮的墨點,聚積出山石紋理,山巖造形從心所悅、不囿於規矩,展現獨特的山水語境,造化在手、任運自然,風格卓特氣象恢宏。此皴法在他的創作生涯發展中有過轉變,前期是「焦墨散點皴」,後來過渡為「焦墨排點皴」。是台灣現代水墨在余承堯之後另一個獨特畫風,不以自然寫生為本,當中展現的是張光賓深厚書法功力與對古代山水畫構圖、造境的嫻熟,合此二者讓皴法暨簡又豐,堆疊之中讓皴法脫離寫實鋪陳而臻致抽象之造型功能。

 


上一篇(于魁智 ) 回目錄 下一篇(莊伯顯)
回藝術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