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vs.社會運動「全球行動主義」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4/07/27   編輯部 報導

「全球行動主義」

近20年來,類似這樣的「計畫」、「行動」越來越多。先撇開這些行動究竟是「藝術行動」或是「社會運動」,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認的是,越來越多藝術家選擇脫離藝術體制替他們圈限出來的領域、生產模式,積極地介入更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現實。他們不再以製造「用來展示的物件」為終極目標,而更著眼於「過程」與「觀眾的參與」,嘗試著在公共領域中直接創造出「行動」與「情境」。這類作品往往和許多概念連結在一起,譬如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社群藝術(community art)、政治藝術(political art)、社會美學(social aesthetics)、新類型公共藝術(New Genre Public Art)。在這其中,不斷被喚起的關鍵字則是:行動主義(activism)、參與(participation)、社會承諾(Social Commitment)、限地製作(site-specific)、對話(conversation)、公民、民主、平等云云。

事實上,這幾年來,包括英語和德語界都開始關注這個現象。一方面,藝術史家開始爬梳這類型「藝術行動」的起源:有人把它回溯至法國大革命,也有人把它歸結到一戰時的前衛派或是1960、70年代的政治、藝術運動。另一方面,也有學者開始收集、檔案化近十幾年來的「藝術行動」並將相關的宣言、文件重新匯集成冊。在這個脈絡之下,懷柏(Peter Weibel)2013年底在德國卡斯魯爾科技媒體藝術中心(ZKM)策畫的展覽「全球行動主義」(global aCtIVISm)野心顯得更大,因為除了展出超過一百件作品、案例,他更企圖用網路資料庫和一系列演講、研討會,在美術館的框架下勾勒出當代社會運動的世界版圖。而且,他更認為由「行動主義」和「藝術」混合而成的「藝術行動主義」(artivism)是21世紀的新藝術形式。《典藏今藝術》20146月號


上一篇(高橋哲哉 哲學家 「犧牲) 回目錄 下一篇(藝術vs.社會運動 「公)
回藝術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