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北京這麼作做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文旅融合,北京這麼做
  記者 裴秋菊 魯娜 中國文化報 

 尋路北京:文旅融合這麼做

編者按:北京故宮博物院、頤和園、天壇、八達嶺長城被業內概括為北京傳統“四大旅遊名著”,許多初次到訪北京的海內外遊客,都將其交給了這樣的“北京一日遊”  。 對於北京旅遊業來說,“四大旅遊名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北京旅遊業當然更為海納百川。 在近日舉辦的2019首都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高端論壇上,專家學者暢意直言,共同探討如何做好首都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

 

 擁有眾多文化和旅游資源的北京,其旅遊業發展情況如何,從數據中就可窺見一斑。 據北京市假日辦數據,201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北京市接待旅遊總人數為811.7萬人次,同比增長5.3%;旅遊總收入81.85億元,同比增長12.7%。

同程旅遊研究院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北京文旅消費大數據報告2019》則顯示,2018年度,北京市文化產業規模突破了1萬億元,其中 與旅遊產業密切相關的休閒娛樂產業的規模達到了99.8億元,“文化+旅遊”的產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隨著文化和旅遊融合逐步走向深入,作為“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北京市還存在哪些掣肘,又該如何化解呢?

 

北京需要新“旅遊名著”嗎

在文旅融合的指引下,北京該如何做好表率? 中國旅遊協會旅遊營銷分會副會長張樹民表示,要從“旅遊的名著”和“文化的著名”兩個方向來觀察。

 


 故宮博物院、頤和園、天壇、八達嶺長城被業內稱為北京傳統的“四大旅遊名著”,且經久不衰。

 

 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頤和園、天壇、八達嶺長城被業內稱為北京傳統的“四大旅遊名著”,且經久不衰,同程旅遊的大數據佐證了這一觀點。  2018年度北京旅遊產品(旅遊線路、景點門票等)消費中,歷史遺跡類如故宮、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佔比最高,達50.3%。 尤其是故宮,在新媒體時代迎來新機遇,依托故宮文物及文化元素設計了一大批創意產品,並以互聯網化的語言風格與新生代消費者建立了緊密聯繫,成功地讓傳統文化煥發生機 。

 

 “傳統文化,現代解讀;傳統資源,現代產品;傳統產品,現代市場。如果傳統不和現代結合,這些傳統有博物館的意義、科研的意義、歷史的意義,但缺乏市場意義和審美價值。”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魏小安如此解讀。

 

 相較於傳統“旅遊名著”,北京的“新旅遊名著”卻有些不盡如人意。

 

 “目前,北京不少郊區存在著'燈下黑'。很多區縣缺少好的大項目,外地客人不會去,所以從均衡性和充分性來講,一定要搞新的'旅遊名著'。  ”張樹民說。

 

 此外,在張樹民看來,北京的一些文化元素尚未被充分利用。  “傳統文化元素的利用,往往'帝王將相指向'偏多,民間民俗利用偏少。比如四合院在參觀方面仍欠缺,儘管有胡同遊,但就是走不進四合院,很難讓遊人走進去感受 建築格局之美。”張樹民表示,要結合文化分區進行梳理,為項目建設賦魂,並結合政府的支持擴大利用相關政策,形成更多的“旅遊名著”。

 

 

 優化佈局,做好差異化體驗

 

 在魏小安看來,要探討北京的文旅融合發展,首先要明確當前北京文旅融合存在哪些問題,以及該如何細化和落實。

 

 當前,城市化運動已經出現拐點,進入了新階段。 隨著城市功能的變化、宜居城市的發展,城市有了更多的個性:文化城市、創意城市、科技城市、休閒城市。 北京市聚焦“一核兩城三帶兩區”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過程中,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如何打造旅遊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呢?

通州將以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等為核心區進行5A申創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在其官網公佈的《2019年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深化文化和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優質產品 供給,打造老城文化景觀網絡系統和南中軸文化探訪路線,支持通州大運河等創建國家5A級景區,推進北運河通州段全線及潮白河、通惠河部分河段的旅遊通航工作。 推進長城文化帶四個組團的規劃建設,開發20個長城文化旅遊村落。

“旅遊追求差異,文化和旅遊的融合,就是契合人性的差異化表達和差異化深度體驗。但要避免大而無當、華而不實、費而不惠。”魏小安認為,下一步北京的文旅融合,需要 國際拉動、高端拉動、精品拉動、文化拉動。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秘書長曾博偉則建議,北京市總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地區文化旅遊發展存在不平衡性,有的地方人流密集,有的地方遊客罕至。 統籌城鄉文化旅遊、都市與郊區文化旅遊,可從其市場特點入手,優化佈局,豐富體驗,這樣北京的文化旅遊才是立體式的、豐富的、多元的。

以東西城為例,魏小安指出,可以打造東西城高端旅遊新格局。 其他區域則要研究新文化的創造;一是時尚文化,如國貿商圈三里屯;二是休閒文化,如胡同里的精品民宿;三是創意文化,如798創意文化區等;四是生活文化。

魏小安建議,研究北京文旅融合這一課題,要從區位、資源、產業和環境入手,尋求差異化,明確定位,按照各區的特點,做好新舊融合、文旅融合、山水融合和城鄉融合 。

例如,近年來京郊遊產品異軍突起,成為北京文旅融合的亮點。 上述《工作要點》中提出,今年,北京市將大力發展京郊旅遊。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京郊旅遊休閒體系建設,發展鄉村精品民宿,啟動建設郊區精品酒店。 利用京郊秀美風光和國內外藝術家聚集優勢,打造“長城腳下人家”“快板人家”等一批書畫之鄉、美術之鄉、音樂小鎮、文學小鎮。

讓演藝點亮首都文旅夜空

作為文化旅遊的重要一環,旅遊演藝不可或缺。 在旅遊演出領域深耕多年的中國旅遊演藝聯盟理事長梅洪表示,北京作為首都,在文旅融合發展中應該成為全國的標杆。

 對於如何突破,梅洪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是作品的文化含量,二是形式的創新。  “一個產品的功能價值通過四點來體現——活化、轉化、深化和優化。”梅洪進一步解釋,活化就是用現代的手段將固化的歷史和文化進行活化;轉化就是通過產品來拉動潛在市場 的需求;深化就是通過產品去深化產業價值;優化就是提升由產品到產業的綜合優勢。

作為文化旅遊的重要一環,旅遊演藝在北京越來越火。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北京如何做好首都演藝? 北京市文聯主席陳平表示,應在打造四個品類上下功夫。 在陳平看來,近年來,北京旅遊演藝品類主要以茶館、酒店等一些中小型演出為主,特色不突出。  “從北京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加大全市159家表演藝術場館內容建設,提升演出質量、加大演出頻次外,還缺四個品類:演出集聚區、駐場演出劇目、擴充新型演藝空間 和多屏時代舞台藝術作品的電影化呈現。”

陳平表示,北京應在打造優秀的舞台藝術作品、劇目和節目等方面下功夫。  “未來北京文旅演藝會形成等方面'環球影城+台湖演藝小鎮+眾多演藝劇場+幾百個新型演藝空間+成千上萬塊大中小屏'的文旅演藝格局。有總體佈局 ,抓好內容建設,培養專業人才,創新經營模式,首都旅遊演藝一定會展現新篇章。”陳平說。


上一篇(北京故宮 沈偉 第三代摹) 回目錄 下一篇(換個角度看藝術)
回藝術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