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藝術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9/06/23   編輯部 報導

論衡 | 換種角度看藝術
  奕品 中國文化報 

 作為藝術界最大的企業之一,蘇富比剛被法國和以色列雙國籍的藏家、歐洲電信與媒體集團Altice董事會執行主席帕特里克·德拉希全資擁有的BidFair美國公司收購,成為私人擁有的 拍賣行。 自此,這個於1744年在英國倫敦成立、全球最古老的拍賣行之一,自1998年在紐交所上市後結束了其21年紐約上市公司的身份。

“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海報

這起收購對今後拍賣業的發展產生何種影響還不得而知。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受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和財務壓力方面的影響,蘇富比在拍賣行業缺少足夠的靈活性,這是導致蘇富比近年表現欠佳的重要原因。 而此次收購將為蘇富比提供一個機會,在一個更為靈活的私人制度下,加速過去幾年成功的增長計劃。 而對於藝術市場整體而言,全球兩大拍賣行(蘇富比和佳士得)均被私有,無疑進一步加深了藝術市場的不透明度。

近日,升級改造後的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迎來大動作,中國迄今為止最大型的畢加索作品展“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在該館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展覽與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合作,共展出103件作品。 畢加索的作品展一直是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重頭項目”,如何從新角度切入畢加索的藝術生涯,其實並非易事。 策展人艾米利婭·菲利普就表示,她不希望大家將畢加索的藝術生涯簡化為一系列嚴格區分和相互封閉的階段,此次展覽試圖在策展中展現“開放和穿越性的視角”, 闡述這位藝術家在標籤下更豐滿的人格全貌。 為此,展覽中大量輔以各個時期的手稿,與油畫、雕塑等作品相結合,體現畢加索創作成果後更不為人知的構思過程。 展牆上赫然寫著“我本想成為一個畫家,然而卻成為了畢加索”——藝術家或許早已知道,“畢加索”這個名字終將成為符號,而一切來自他者的話語,最終也都凝練到了 這些靜默不言的視覺圖像中。

“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現場

 

 6月22日,“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這是一場科技和藝術的結合。 沉浸式體驗通過數字化合成技術虛擬並重構世界,通過與藝術作品的完美結合,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心靈場域。 在科技的幫助下,通過燈光、音樂、沉浸式影像、VR交互體驗、投射映像等技術手段,重建梵高的藝術作品,並與觀者建立互動,促使觀者從一個主觀的、全新的角度 來思考藝術。 這些以最新科技為支撐的藝術體驗,有賴於技術,但是,自然、人以及人的真實的身體經驗才是新媒體數字藝術的核心。 將新媒體數字技術引入美學領域,從而放大人們對於觀看方式、身體經驗和環境關係的關注,這才是信息時代數字藝術的真正價值所在。

 

 “看不懂”或者“聽不懂”是很多希望走近藝術的人的困惑。 為什麼會這樣? 很大原因在於進入藝術的方式不對。 事實上,偉大藝術家的作品都不會難懂到無法進入,不妨換個角度或氛圍直接感受來自藝術本身的強大氣場,也許對美、對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與感知。


上一篇(文旅融合 北京這麼作做) 回目錄 下一篇(談國畫習作問題)
回藝術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