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形風格問題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國畫風格問題

石魯

  有人認為學畫時,不要急於講風格,認為風格是自然形成的。 我認為風格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不一定靠自然形成。 因為作者的精神面貌各有不同,表現內容也各有不同,這都是產生風格的條件。 也要求有風格的表現,不論有意無意,畫家總會在自己的畫上表現自己風格的。 如果說看不到風格,那隻是作者用別人的風格或古人的風格代替了自己罷了。 有的人一學畫就有了自己鮮明的風格,當然風格也有好有高有低有壞有粗有精。 但我們一定不要壓制個性,壓制風格形成。

  “程式化”中包括一定風格化的要求,但畫工筆劃的同時可以畫出很豪放的健壯的風格,畫寫意的,也可以畫出很細膩的風格。 風格不同於手法,不同的畫家同樣用青綠的手法,畫出的山水風格各異。

  技巧、筆墨,靠磨練可以學到,但風格要靠自己,不能用古人技巧標準要求今天的畫。 如多不合古法,就不高,畫畫時也不能用古人筆墨來裝飾自己的畫。

  中國畫要“程式化”但又要打破它,“從有法到無法”,這樣才能達到極高的境界——氣韻生動!

  這畫是畫了第三階段,就能更好地表現這個戰役的意義,表現“淮海戰役”導致了國民黨全軍覆沒必然滅亡的命運,而“遼沈戰役”則採取了打攻堅戰的場面。

  革命歷史畫不僅僅畫個大場面和歷史事件,更重要的是表現革命的英雄人物及其思想精神面貌。 表現革命的艱苦,前赴後繼和悲壯的氣概——周揚語,——表現人民的聲勢,表現黨的領導,以此來教育今天的人民(外國博物館的畫往往只是說明事件)。 畫瀘定橋,不單是掉下多少人,而是要表現英雄主義。 歷史畫也要畫出中國人民如何為改變他們艱苦的命運而作的鬥爭,不能把人物畫得漂漂亮亮像“演戲”,叫人感覺革命很容易。 一定要表現苦難,表現艱苦,又不能只是苦,而要有革命氣概,這樣才能教育群眾,表現歷史的低潮,悲劇苦難是必要的,但這些都為了突出革命氣概。

  在博物館的畫,不同於美術館的畫,它應能使六億人都能看懂,使六億人都能受到教育。 詹建俊畫“農民講習所”,構思比較含蓄,表現毛主席送別學生去參加鬥爭,背景有一大樹,風很大,以暗示革命風暴即將來臨,群眾看不懂,不欣賞。 在色彩處理上也是黑暗低。 歷史畫的主要基調是強烈的,大色塊重於細緻的變化,在博物館,要遠看引人注目,不能過於細膩。

  在歷史畫中,為何表現體現革命浪漫主義? 主要要有革命浪漫主義思想指導。 但手法上不適於把不同時間、地點等搞在一起。 也不能過於象徵,要真實。 我的“安源罷工”本來要畫上毛主席,這是浪漫,但當時毛並不在,就不宜畫上。  “艱苦歲月”是歷史雕刻,又是浪漫主義的,但不是歷史的。 在歷史畫中浪漫主義也要通過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之。

  歷史畫要有氣派,平面畫大多愛側面描寫,不易出氣魄(當然也不盡然)而歷史畫則非有氣魄不成。 領導同志看畫總是看有氣派沒有,再衡量高低。 怎樣才能有氣派? 我畫的“安源”開始也是氣派不夠大,葉淺予畫“北京解放”氣魄也不大(雖然是畫得好),人畫得多不等於氣派大,人少氣魄不見得小。 如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但我們畫的都是大事件,只用幾個人概括不了。 過去總認為人多了、人小了就沒形象,而畫幾個大人可以很好刻畫形象。 其實所謂形像不能只是人臉,又要包括人的動態。 大的構圖、色彩造型處理都是一張畫的形。

相關文章:
國畫形式問題

上一篇(國畫形式問題) 回目錄 下一篇(畫一幅畫成本)
回藝術家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