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滿意100分/落實服務力
分類:管理
顧客滿意100分/落實服務力
服務,就是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表示,現在各行各業都是服務業,只是提供的服務不同,經營者必須以服務的角度思考,企業存在的目的是什麼,並且給同仁一個服務的願景和宗旨,只要能夠提高服務的價值和顧客滿意度,就放手去做,企業自然會成長賺錢。
杜英宗表示,台灣的製造業、加工業和科技業都遇到了困境,大家問,台灣產業的趨勢是什麼?台灣未來要發展什麼產業?然而台灣最有競爭力的就是服務業,現在也正是台灣發展服務業的關鍵期。
台灣給外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對人友善、彬彬有禮,大陸人對台灣的人文素養更是印象深刻。台灣可說是全世界華人地區,將中華固有文化保存最好的地方。
放軟身段
杜英宗表示,所謂富過三代才懂得穿衣吃飯,早一代的台灣人都是為了穿衣吃飯在拚命,接下來的一代,也因為感受過生活壓力,因此全力投入製造業。現在的年輕人生活沒有那麼辛苦,生長在電腦網路時代,所以比上一代更有世界觀,是發展服務業最好的世代。
杜英宗說,過去大家不會把在餐廳端盤子當成是服務業,現在餐廳的服務員,都是大學畢業生,他們不會看輕自己的工作,並以從事服務業為榮。台灣人現在對服務業已經改觀,身段更趨柔軟。
愈是文明國家,服務業就愈發達,大陸沒有台灣服務業的水準,就像台灣的服務業,也趕不上日本。
台灣如果能夠再提升服務水平,然後到大陸去發展各種服務業,將是台灣產業的一條出路。
社會不應該再迷戀過去船堅炮利型的製造業,杜英宗指出,台灣應該要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業的精神,發展中小企業,並以投入服務業為目標。
所謂的服務業,像是設計、文創、餐飲,都是值得政府大力培植的產業。
培養熱忱
將服務力落實在企業文化中,杜英宗認為,這是服務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南山人壽選人的標準。保險業是非常強調服務的行業,從業人員一定要有服務的熱忱,透過保險提供關懷、提供保障,如果沒有服務的熱忱,就不應該從事保險業。
杜英宗表示,服務熱忱的培養,應該從最高階主管以身作則開始,如果主管只是叫底下的人去服務,服務的文化不會扎根,只有高階主管也挽起袖子,從最基本的服務做起,並對客戶發自內心的感謝,服務文化才能落實。
當服務文化和熱忱培養出來,從客戶的角度去設計組織架構、商品、創新,才能贏得顧客的心。
要從客戶的角度提供服務,對大多仍然習慣本位思考的各行各業,都是挑戰。杜英宗說,他在開會的時候,最常質疑同仁,「你是由自己的角度,還是由客戶角度想事情?若是從自己權利的角度想,從自己利潤的角度想,就是沒有從客戶的角度想」。
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出發,南山人壽做出許多顛覆保險業的創舉,像是20分鐘快速理賠,周六上午不打烊。杜英宗表示,南山人壽是想盡辦法要理賠給客戶,矢志成為客戶的靠山。
一位南山人壽的客戶,在罹患癌症拿到醫生證明後,發現保險已經過期,依法南山可以不理賠。但南山盡責地去翻閱客戶病例,發現這位客戶在穿刺檢查的時候,就發現有癌細胞,那時保險還在有效期間,據此南山人壽立即撥款理賠。
杜英宗說,保險的目的就是提供客戶保障,如果保險公司不能在緊急時提供保障,「那我就是台灣最大的非法吸金頭目」。
以客為尊
當南山重視客戶感受之後,第1年的理賠金額就多了將近3億元,那時很多人跟杜宗英說,你這樣會有「道德風險」,但南山堅持做對的事,第2年理賠金額降低到5,000多萬元,但是保費收入卻增加了5倍。真誠服務的口碑行銷,讓南山人壽賺到形象也賺到錢。
杜英宗認為,好的企業文化是員工真誠服務的根本,領導者在規劃產品研發、行銷、營運等服務時,都要從客戶角度去著想。所謂客戶除了外部客戶,也有內部客戶,一個職務或部門如果沒有任何服務的對象,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2012/12/11 經濟日報
主持人:杜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