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藍染作品展 傳統工藝驚豔
分類:產業
皮藍染作品展 傳統工藝驚豔
【聯合晚報╱邵冰如】
2013.05.05
傳統藍染充滿素樸之美,透過創新,近年更在文創產業界發光發亮。一項「三峽藍‧染三峽之幸福湧現-皮藍染」作品展,即日起至5月5日,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9樓展出,展出作品也是工藝中心多角化工藝扶植計劃的成果展,展出近百件作品,包括皮包、皮夾、名片夾、鑰匙圈、書衣、帽子、拖鞋、髮圈、髮飾、腰帶、皮帶及皮件飾品,全是以藍染染色技法結合真皮材質,讓傳統工藝展現驚豔風華。
這次展覽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於2001年輔導成立的「三峽染工坊」策劃辦理。工藝中心表示 ,藍染是三峽的地方特色工藝,「三峽染工坊」成立12年以來,原是提供三峽社區媽媽學習、染布及製作的窗口,也全力推廣及扶植地方特色工藝產業,近年為了突破運用的範圍及發展空間,開始到各級學交推廣藍染教學,散播藍染工藝的種子,也開放給民眾DIY體驗與製作藍染手工製品,很受歡迎,甚至有遠從日本等地的外籍人士也慕名到三峽體驗藍染之美。
工藝中心也指出,扶植地方特色工藝產業是該中心近年的重點工作,要透過地方文化協會或工坊,形塑地方工藝美學,再形成文化願力,讓文化的動能開創地方文化經濟的產能;「三峽染工坊」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這次三峽染工坊以皮革替代一般布質材料為藍染媒材,成員們花了很長時間的學習、探討、研究、測試,在技術、創意和製作等層面,都有很大的突破,更已達成穩定量產,賦予手作工藝更新的價值。
「三峽藍‧染三峽之幸福湧現」展覽作品,大多以三峽的地方特色為元素來創作圖案,以皮革為創作素材,結合現代文化創意設計元素,融入台灣的生活美學中,每件作品都述說著不同的故事。
【2013/05/05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