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NATS)黃昭雄大師美術館關注 書畫收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分類:水墨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9/07/30 編輯部 報導
國家寶藏(NATS)黃昭雄大師美術館關注 書畫收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中國書畫交流交易中心
俗話說:“亂世買黃金, 盛世興收藏”。 隨著經濟的繁榮,國力的增強,人們的投資意識和理財意識越來越強,歷來為文人雅士所喜愛的書畫藏品,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家。
林依輪門廳裡掛的是周春芽的《綠狗》,07年以200萬購得,10年同系列曾經拍出997萬天價
書畫是藝術、是文化,更是人文精神之寄託、哲學思想之折射。 書畫收藏是文化,是學問,也是樂趣,可以開闊眼界、培養興趣、陶冶情操、收穫快樂、弘揚文化、傳承文明。
張伯駒曾收藏的陸機《平復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馬克思說過“如果你要得到藝術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 書畫收藏實際上是一種文化修養的體現,是一種精神氣質,是一種文化引領,是最優質的家庭文化熏陶與傳承。
張伯駒曾收藏的展子虔《游春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從書畫的消費屬性來看,書畫的獨特性、稀缺性使它具有奢侈品的屬性,購買書畫作品往往成為個人文化品味、財富和尊貴身份的象徵。 按照美國10年期投資回報率統計,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是4.5%,股票是13%,藝術品則是24.5%。
對家庭來講,優秀的藝術品最優質的傳世財富,按照國內外理財歷史,家庭資產的最佳配置是,不動產佔30%、藝術品投資20%,金融類資產50%。 被稱為“藝術品中的軟黃金”和“掛在牆上的原始股”的書畫,已經成為繼股票、房地產之後最具潛力的投資渠道之一。
李可染《萬山紅遍》2000年501.6萬元拍出,2015年拍出1.84億元
物質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心靈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馬未都(著名收藏家)說的“收藏作為一種文化熏陶比賺錢更重要。因為財富帶給你的快樂是短暫的,但文化產生的愉悅卻是永恆的。”
張伯駒曾收藏的唐寅《王蜀宮妓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宋人趙希鵠在《洞天清祿》裡寫道:""嘗見前輩諸老先生,多蓄法書、名畫、古琴、舊硯,良以是也。 明窗淨几,羅列佈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時取古人妙跡,以觀鳥篆蝸出,奇峰遠水,摩挲鐘鼎,親見商周,端硯湧巖泉,焦桐鳴玉佩 ,不知身居人世。 所謂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
收藏書畫不僅可以提高人的修養和品位,同時也磨練出一份沉靜與平和的心態。 從書畫收藏的初期經歷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迷茫與不解,到對書畫收藏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 得人憔悴”,再到“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坦然與恬靜。
王中軍3.7億收藏梵高名作《雛菊和罌粟花》
俗語說的好,家中無字畫,必是俗人家。 現如今,幾乎在任何一個有學問、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牆上多多少少都會掛上幾幅名人字畫,就連茶館、賓館、飯店等各類場所和普通百姓家都掛起了 書畫。
許家印1120萬元買下嶺南派畫家周彥生的代表作《春風含笑》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204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7億元)的高價拍得莫奈的作品《睡蓮池與玫瑰》。
莫奈的《睡蓮池與玫瑰》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以3.7億(約合人民幣)收藏梵高名作《雛菊和罌粟花》,以299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的高價拍得畢加索油畫《盤發 髻女子坐像》。
《盤髮髻女子坐像》
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益謙,以人民幣10.84億元拍下莫迪利安尼作品《側臥的裸女》,3.48億買下了明代唐卡,3.08億元拍到了王羲之草書《平安帖》。
《草書平安帖》
現在富豪們正經歷著“先比車,後比房,再比牆(掛著的書畫)”的轉變,書畫收藏熱在富豪間蔓延,成為他們的新寵。 對家庭來講,優秀的藝術品是最優質的傳世財富。
套用一下電影《大腕》中男主角葛優的一句經典台詞:周圍的鄰居家裡不是掛著書法就是掛著國畫,你要是家裡不掛書畫,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書畫收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9/07/30 編輯部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