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悍林惺嶽 淬鍊台灣風土魅力

分類:藝術文化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3/02/01   編輯部 報導

強悍林惺嶽 淬鍊台灣風土魅力

2013-02-01 01:24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七十四歲的林惺嶽身兼畫家、教育家、評論者等身分,是藝壇最有活力的老將之一。林惺嶽以敢言衝撞、抗衡體制的強悍作風著稱,言論犀利尖銳,一生追求藝術本土化,希望透過藝術,展現台灣的生命力與人民力量。林惺嶽說:「一個藝術家對時代要有遼闊的觀察,才知道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林惺嶽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回顧展「台灣風土的魅力」,網羅一九六○年代至今的油畫、水彩共一三七組件,呈現他從早期超現實主義風格至台灣風景寫生的創作軌跡。另外還展出他的四件油畫鉅作,包括一九九八年《歸鄉》寬逾四米,二○一○年《天祐花蓮》和二○一二年的《台灣神木林的風雲歲月》寬都逾六米,二○一一年的《國寶魚巡禮》寬更逾十二米。

 

     林惺嶽幼年多舛,出生在戰爭年代,出生前父親已病逝,母親也隨後離世,自小寄人籬下,過著顛沛流離的刻苦生活。林惺嶽很早體認到生命無常與現實殘酷,養成堅忍獨立、執著敏感的人格特質。

 

     一九七○年代創作初期,林惺嶽鍾情超現實主義,「因為它結合文學、詩歌與哲學等綜合性表現。」這時期他畫中各有象徵意涵,如《撲月》的「魚骨樹枝」像人的脊椎骨,《雙牛》裡的牛象徵勞力、食物或宗教等,冷冽神祕象徵內心的荒涼苦澀。

 

     林惺嶽認為這是白色恐怖時代台灣人的處境,「人們被封在這個島上很苦悶,苦悶便往內在探索,建構心靈的寄託。」

 

     企業家殷琪的母親殷張蘭熙便曾問林惺嶽:「你那麼年輕,為什麼心這麼冷?」

 

     一九八○年代政治逐漸鬆綁,林惺嶽開始踏訪台灣山水,畫風有了巨大的轉變,從神祕的超現實轉為探索台灣高山、溪水以及雨水沖刷後的奇岩意境。這個階段他的畫中有激流怒濤、靜謐河谷和陽光照射下的七彩石頭,宛如聖境。此外,他也將台灣著名的農產,如木瓜、愛文芒果、蓮霧等入畫。

 

     《國寶魚巡禮》則是罕見地從水中視角描繪櫻花鉤吻鮭魚群優遊的大幅作品,耗費四個多月。

 

     這些看似是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其實是他安排的理想風景,他稱為「室內寫生」,「我到戶外採集、速寫、拍照和蒐集資料,回到工作室再慢慢重新構成。」

 

     林惺嶽表示,「台灣的山何許雄偉崇高,水是那麼萬馬奔騰,非常野。石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故事,歷經歲月和溪水沖刷千錘百鍊。我帶著敬畏的心情畫出這些石頭。」

 

     「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二月二日開幕典禮,台北市長郝龍斌、局長劉維公將蒞臨,聲樂家簡文秀也會登台獻唱。


主辦單位:台北市立美術館
主持人:林惺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