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 西斯庭天頂畫

分類:藝術文化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3/02/09   編輯部 報導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西斯庭天頂畫

students.cis.uab.edu

西斯庭小教堂的天頂畫(the Sistine Ceiling Frescoes),是米開朗基羅的繪畫藝術豐碑, 它與同一教堂的另一幅祭壇壁畫《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是他一生最具代表性的兩大巨制,這兩幅壁畫工程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最偉大的藝術貢獻。

在這間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 米開朗基羅獨自一人完成全部天頂畫加上裝飾,時間長達4年5個月(自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底),除了配製顏料的助手外,沒有第二個人上去幫助他。其繪畫工程之浩大和艱巨性甚難想像。“我的鬍子向著天,我的頭顱彎向著肩,胸部像頭梟。畫筆上滴下的顏色在我的臉上形成富麗的圖案。腰縮向腹部底地位,臀部變成稱星,壓平我全身底重量。

我再也看不清楚了,走路也陡然摸索幾步。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長了,在後背縮短了,仿佛是一張弓。”這是米開朗基羅對他長年工作狀態的描述,為了完成天頂畫,他天天仰臥在高高的台架上。在工程完工之後的幾個月內,米開朗基羅的眼睛不能平視,連看一封信也必須拿起仰視。那時,米開朗基羅不過37歲,可是那長期高仰脖子的艱苦作業,使他的面容變得憔悴不堪,已儼然一個多病的老人了。米開朗基羅正是用這種生命的代價完成了天頂畫,而他留給後人的是不朽的宏偉而嚴謹、富麗而莊嚴。

西斯庭天頂畫以聖經《創世記》(Genesis)為主線,繪畫總面積接近600平方米。在拱頂上按照它的長矩形(全長40米,寬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個畫面,分別描繪《神分光暗》 Separation of Light from the Darkness、《創造日月與動植物》 Creation of the Stars and Planets、《創造大地和水》 Separation of Land and Water、《創造亞當》 Creation of Adam、《創造夏娃》 Creation of Eve、《原罪·逐出樂園》The Fall and Expulsion from Paradise、《挪亞祭獻》The Sacrifice of Noah、《洪水》The Deluge、《挪亞醉酒》The Drunkenness of Noah九個主題。周圍再以建築結構等柱壁裝飾,把每個畫面分隔開。

並在每一分隔的區域內四角,畫上共二十個裸體青年,再在各區域的四個大框內畫了十二個形體較大的先知與巫女的形象。矩形的兩條長邊上,共有八個三角檔,在檔與檔之間又畫了“基督祖先的故事”,而在矩形兩端的四個大三角檔內,又畫了四個聖經故事:《禮拜銅蛇》(The Brazen Serpent)、《大衛殺哥利亞》(David and Goliath)、《哈曼的磔刑》(Punishment of Haman)、《朱提斯殺荷羅芬尼斯》(Judith and Holofernes),共同組成一首以頌揚人類創造性智慧,讚美人性與人的肉體的美的宏偉的色彩交響曲。其中每一個主題,每一個畫面以及每一個壯美的裸體形象都蘊含著對人生歡樂與創造力量的肯定。如此壯觀的天頂畫,塑造的形象是那樣精確、和諧,多彩多姿,它所存在的精神價值在整個藝術史上是不可估量的。

天頂畫的裝飾圖案全部繪以建築結構的樣式,這與教堂實際的建築結構取得諧和,因而當人們仰觀整個天頂畫時,它更顯得莊嚴華麗。 在主題思想上,米開朗基羅確定所繪人物的內容時,不拘泥於情節的宗教依據,只著重於表現人的本質力量。有的重在表現英雄人物的複雜內心世界,有的為加強先知與女巫的聰慧與睿智因素所有那些作為四角裝飾的裸體形象,則是他的裸體雕像主題的繪畫再現,他們有的是一些民族利益的捍衛者,有的在讚美自身的美,有的是在檢閱巨大的天賦人權。當拉斐爾看了這幅巨大的天頂畫之後,不禁感慨地說:“米開朗基羅是用上帝一樣傑出的天賦創造這個藝術世界的!"

 




主辦單位:米開朗基羅特展
主持人:Michelangelo
相關資料:http://tieba.baidu.com/p/550539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