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野蠻人」的高更堪稱「完全藝術家」,他不只繪畫,更把手放進陶土裡、拿起雕刻刀創作。比起繪畫,他的木刻和陶塑更加狂野、神秘。
北美館「永遠的他鄉─高更」特展,呈現一系列高更的陶藝、木刻,台藝大教授陳貺怡評論:「在野蠻的程度上,高更的工藝作品遠遠超前於繪畫。」高更的陶作造形極度自由,對於器物的功能毫不在意,但常隨意添加,可說介於陶雕與陶器之間,如:「布列塔尼朝聖男女葫蘆形陶壺」,乍看像男孩與女孩斜倚著大樹,聳立的大樹或斜坡,卻有性器官的寓意。
高更更具性意象的是一系列的木雕,最著名的如曾多次出現在高更油畫裡的木雕「歡愉之愛」。在高更眼中,情欲活力與原始文化密不可分,表現兩性歡愉的木刻,源自高更在大溪地搜尋到的玻里尼西亞神話;玻里尼西亞創世神話裡的大地之神和月神,在高更手中,彷如印度教裡的「靈甘」(陽具像)以圓柱外型呈現。
象徵大洋洲精神的「有貝殼的偶像」、「飾有珍珠的偶像」等一系列的木雕,被高更自己封為「極端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