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龐銚、吳冠德尋寶 探索藝術迷中謎

分類:藝術家




跟著龐銚、吳冠德尋寶 探索藝術迷中謎

中時電子報作者: 文╱黃繡鳳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2月19日

中國時報【文╱黃繡鳳】

 

精銳藝術館AAM 、第2屆藝術節「迷中謎」12月14日舉辦「藝術家相見歡」第2場活動,由龐銚、吳冠德引導觀眾尋找創作軌跡。吳冠德更將簽名藏在現場作品裡,讓民眾從「尋寶」互動過程,輕鬆了解藝術。

 

龐銚專長繪畫與金工,現任臺藝大講師,以旅遊生活頻道推出的「龐銚敲敲門」,獲第45屆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主持人。

 

她以專業的藝術背景深入台灣生活空間和建築,龐銚說,做節目是短時間、快速度的將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和節目團隊合作工作,與長時間且單獨發想的藝術創作過程迥然不同。

 

龐銚的父親龐均是油畫大師徐悲鴻的關門弟子,母親籍虹一家三代9人皆是畫家。她從小在耳濡目染下,28歲後走出與父親不同的金屬創作之路。她認為自己根本的特質是自私與天真,覺得藝術家陷入創作的世界時,是非常封閉、自我、無法抽離的。

 

她認為,保有天真,於是感知力與創作力只增不減。現場更有粉絲佩服其能兼顧藝術創作、節目主持、與家庭生活的多重身份,就像「青蛙」一樣的有彈性。

 

吳冠德,利用在7期豪宅區散步時,撿到的各種物品作為畫具,現場創作出長達6公尺的巨幅畫作「共生」,盼以此作品喚醒大眾尊重大自然。欣賞時,民眾每個移動加上光影變化,就像走入森林,不同角度有多變風景。

 

懵懂少年時父親所送的《道德經》,無形中導引吳冠德以自然為師,在挑戰恐懼的過程找到人生與作畫「至圓」概念。吳冠德說,黑暗中挑戰恐懼,是面對深層自我,席地而坐的我本能畫心靈防護罩「圓」,炭晶筆在木板上發出規律的磨擦聲,越畫越快、防護罩更加強大,專注在「畫圓的領域」,瞬間被救贖、內心深處創造出的恐懼瞬間消失。

主持人:龐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