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文化資產 五民俗古物入列

分類:藝術文化




北市文化資產 五民俗古物入列

自由時報 – 2014年1月14

〔自由時報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化資產再添五項!「台北市古物、民俗及有關文物審議委員會」日前通過登錄「跳鍾馗」、「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與「請關渡媽」,為具有相當傳統與在地特色的民俗;「節孝周氏絹之墓碑」與「泰雅族貝珠衣」則登錄為具備見證時代意義的古物。上述五項民俗古物並經台北市政府公告為台北市文化資產。

文化局指出,「跳鍾馗」是民間藉由鍾馗的身分與形象來驅邪、逐疫、祈福與求安,是常見的傳統宗教習俗;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林金鍊獨創將法事結合傀儡,演出跳鍾馗,為北台灣目前唯一的傳承,儀式獨特,更打破以往不能觀看的禁忌,深富藝術性且具示範性。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是龍山寺傳承傳統習俗,融合儒、釋、道的思想舉辦中元普度祭典,祭祀內容則結合歷史事件,如祭拜「樹蘭花腳」、「五泉廟」、「車藏腳媽」等,彰顯早期移民開發奮鬥的歷史。

關渡宮的「關渡二媽」據傳曾經火燒金身而不壞,且靈驗事蹟不斷,複製的「關渡媽」分身多達六十尊以上;由各地區以年例或輪庄的「請關渡媽」習俗則已持續百年以上,俗諺「北有關渡媽,南有北港媽」道盡台灣媽祖信仰的盛況。

貝珠衣為泰雅族傳統社會傳家之寶,屬於部落領袖、獵首英雄的盛裝,象徵地位和財富。但首獵風氣廢除後,貝珠衣也轉變具社會意義與功能,可作聘禮餽贈、甚至是貨幣單位。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典藏的貝珠衣則逾百年,裝飾約九萬顆貝珠,款式色澤及條紋相當罕見。

「節孝周氏絹之墓碑」則由周氏後代陳浩泰保存並提出申請。周絹因節孝事蹟,於清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受頒建坊,「周氏節孝坊」早於一九八六年被指定為古蹟,僅存的墓碑與現還矗立在北投豐年路上的「周氏節孝坊」,共同見證清代節孝旌表及北投陳家的開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