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獨立策展人 曾文泉的藝術家

分類:藝術家




專訪/獨立策展人 曾文泉的藝術家

【聯合報╱記者祁玲/專題報導】

2014.07.12

「我們平常走進一個人的家裡,可以很容易看出那個人對美學的看法。」曾文泉的家,就是他對生活美學的體現。

記者陳立凱/攝影

冬日細雨濛濛的午后,車子緩緩在溼漉漉的山坡路上前進。七拐八彎不知多少回,才終於來到目的地──台灣當代藝術獨立策展人曾文泉的家,一座為藝術作品而建的「山中藝廊」。

曾文泉的家,裝潢設計上,從重新設計、修改的格局,到散布於各處的各式藝術品,各項細節都反映了他對生活美學的要求,「這是我很在乎的事。」

 

由於很在意空間及居住其中的人的對話,以及考慮到藝術品的擺設,他先把整棟房子原本的窗戶封掉,再在適當的地方重開。以二樓用餐區的一面牆為例,他先封了原有的窗,然後在對的比例上挖兩個洞,「(視線)和坐下來(用餐)的空間是對應的。」

 

室內的白色牆面無疑是襯托藝術品的最好背景。「但作品不能放太多、太滿」,秉持這個原則,曾文泉讓每件擺設出來的藝術品都擁有充分發展自我的舞台,同時整體空間仍不失為宜人舒適的居家環境。

 

白色空間適合擺藝術品,燈光則為它上妝。「擁有一幅畫,也要注意怎麼打燈。」他在一樓客廳的一面牆掛了一幅英國畫家Jason Martin的大型創作。為此特地架設燈光,夜色漸暗的傍晚時分,燈光亮起打在那幅畫上,也就產生了不同的視覺效果。

 

●快速對焦

 

曾文泉 48歲退休投向志業

 

曾文泉,獨立策展人兼藝術收藏家,藏有數百件當代藝術和傳統繪畫作品。

 

大部分的人礙於現實,無法從事與自己興趣相關的行業,曾文泉的際遇則令人欣羨。原本從事電影工作的他,48歲便從迪士尼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職務退休,專心經營他的人生志業──當代藝術收藏家兼策展人。他活躍於國際藝壇,目前是英國泰德美術館亞洲藝術收藏委員、日本森美術館國際之友。

「我們平常走進一個人的家裡,可以很容易看出那個人對美學的看法。」曾文泉的家,就是他對生活美學的體現。

2014/07/1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