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白玉熱賣.金銅佛市場穩健 倫敦2014春拍
分類:心靈藝術
甫於5月中旬結束的倫敦春拍,不論在拍品陣容或總成交金額(邦瀚斯855萬2950英鎊、佳士得795萬7575英鎊、蘇富比700萬2225英鎊)表現較上一季大幅衰退,顯示英國和歐洲地區面臨該地收藏日趨枯竭的窘境,不僅英國、歐洲或海外收藏專拍和專輯強度減弱,封面拍品的分量亦大幅降低,而預估價超過20萬英鎊的拍品多數流拍,以及雖然有物價不符的例子,但大多數一般水準的拍品不再像過去衝出超過行情的價錢,說明了買家的保守務實態度,也反應這一層次拍品的中國大陸買家市場支撐力的衰退。
各家拍賣公司的件數成交率與上一季表現略有消長,或增或減,幅度在一成左右,約在六、七成水準(邦瀚斯70.3%、佳士得62%、蘇富比61.5%),金額成交率的衰退程度與上一季相比約在一成之內(邦瀚斯73.46%、蘇富比74.9%、佳士得70%)。就拍品項目觀之,此季表現較優異的有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及18世紀的官窯瓷器,紫檀和黃花梨材質的中國古典家具以及清代白玉等市場常勝軍,近幾年十分熱門的鎏金銅佛的演出則屬穩健,傑出的晚清官窯瓷器如此季的道光粉彩瓷器也有站上高價排行的機會。不過由於瓷器拍品強度不夠,所以拍出高價者多居排行的中後段位子,由玉器、家具、金銅佛名列前茅。宮廷藝術概念對拍賣價格助益仍十分顯著。文/游智淵《典藏古美術》2014年6月號
主持人:游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