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負責 石大宇力挽竹工藝

分類:設計




旺報【記者李怡芸╱台北——北京連線專訪】

總是自問:「為什麼而做?」的台灣設計師,也是「清庭」的創辦人石大宇,以其長年致力於把傳統工藝帶回當代生活,產生出基於「當代中華文化」的新設計,今年獲大陸「中華文化促進會」評選為2014中華文化人物,石大宇說:「一如初衷,我還是做我想做、應做的。」

「中華文化人物」是大陸首個針對全球華人文化領域的評選活動,迄今已舉辦6屆。在台灣曾引領原創設計風潮,以設計力帶動產業升級,被譽為「設計界創意教父」的石大宇,自2007年赴大陸,2010年在北京開設清庭設計中心後,亦以「竹計畫」、「贊竹茶盤」、「櫃茗器」等設計榮獲紅點、iF和德國設計獎,儘管蜚聲國際,但石大宇強調:「自己做的時候沒想過國際市場,也不是為了說服國際而做。」一切,是為了回歸和自己文化的連結。

「設計真正的價值體現在於能夠反省!」這幾年兩岸把「文創」喊得震天價響,卻在創意、設計與商業、文化間不斷拉鋸,石大宇認為設計不是僅僅滿足個人創作欲望,在商業上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思考問題的本質,而他自己多年在美國工作,與國際設計圈接觸的經驗,讓他意識到「用設計負責任」這件事。

沒有傳統就沒有創新

他認為設計到最後討論的是生活,因此回頭看看華人數千年的文化,所有的「設計」,也就是過去「開物」、「造物」的觀念,對應的都是自然,而非掠奪自然,也就是永續。因此他從生長於中華土地,根植於華人生活的材料——竹出發,發展出新的工藝技法和對應於當代的設計。

「沒有傳統,就沒有創新」,石大宇有感於今日華人設計師所受到的教育和審美邏輯,均是西方思維,但傾向於讓西方認可的設計,本質上根本無法超越西方。回歸自己的文化與生活,石大宇設計、開發的一系列竹製設計物件,既獲得了華人的共鳴,也受到國際的肯定,但他仍表示:「不是刻意做什麼與眾不同的,而是根本於文化差異。」

打造華人的生活物件

觀察台灣設計界多年,石大宇尤其感慨:「台灣隨時需要別人的認同,但別人給你獎,不代表他認為你比他好。」

回歸思考「什麼是設計師該做的」,曾以竹工藝在台灣力挽已邁入夕陽工業的竹產業。石大宇認定這是自己該走的路:以環保的材質、以傳統的工藝為基礎,尋求生產技法和全新竹複合材料的突破,打造屬於華人的設計生活物件。

他也期許兩岸在文創產業被視為傳統文化的軟實力時,能夠看清文化與商品、設計與藝術創作的差異,開展華人文創的大格局。對於「朕知道了」這樣的博物館延伸商品,他直言指出:「其製作材料及工法並非永續,文化價值亦是缺失。」

主持人:記者李怡芸╱台北-北京連線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