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好萊塢的築夢工廠
分類:電影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6/03/02 編輯部 報導
奧斯卡獎到底有什麼魅力,能獲得全世界的矚目?好萊塢的眼耳鼻舌身意、色生香味觸法,別的地區無法相提並論,尤其電影的特效科技,其豪華眩目,就像美國的戰爭科技,把其他國家遠遠甩在身後。
寫實片獲金獎加冕
然而,美國的電影大獎並不鍾情於特技科幻片,反而是老老實實講述人生與人性的寫實主義片子,才能得到金像獎的加冕。本屆奧斯卡獎的最佳影片《驚爆焦點》、最佳導演伊納利圖《神鬼獵人》、最佳男主角李奧納多《神鬼獵人》、最佳女主角布麗拉森《不存在的房間》以及各獎項的得獎作品,全是沒有炫耀科幻的人生寫實片。這可以顯示美國的主流精神──世俗、務實與對未來審慎樂觀的態度。
《驚爆焦點》、《神鬼獵人》、《不存在的房間》都是讓人看了不舒服的電影,太多對人性幽暗面的描繪,但結局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正向觀點,反映出勵志向上的媚俗品味仍然當道,一方面彰顯出美國清教徒傳統的善惡二元觀依然盛行;一方面又表現出美國社會世俗化的趨勢依然未歇。這三部影片其實相當驚悚,又因為寫實顯得更加驚悚,於是在善惡拔河之間,觀眾既滿足了惡有惡報的快感與心理期待;也在曲折離奇的情節中達到娛樂的效果。
電影藝術反映夢境
好萊塢的電影產業基本上是易卜生主義戲劇的濫觴,其特質是寫實主義,把電影或戲劇等同於一種媒介、一種武器,表達出對社會黑暗面的反感。大文豪蕭伯納認為:「戲劇是思想的工廠、良心的提示者、社會行為的說明人、驅除絕望和沉悶的武器、歌頌人類上進的廟堂。」電影屬於戲劇的一類,也是一種形態不斷進步的藝術,而藝術是一面人造的魔鏡,以有形的畫面反映無形的夢境。好萊塢有家「夢工廠」,其名稱精確地反映了電影藝術的本質。
如果電影失去藝術的內涵,現實的粗鄙將讓這個世界令人難以忍受。
蘋論:好萊塢的築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