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關鍵字顛覆設計美學

分類:設計




【文/張禮豪】

設計,在今日生活的重要性早已不可言喻。然而工業革命與晚近科技的進步,卻在某種程度上讓人們逐漸喪失對工匠技藝、傳統手工製造過程的尊重。因此,一個創新的概念與想法可以被快速而簡易的竊取或模仿之後,進入大量生產而失去原有的價值。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美館與法國北加萊當代藝術基金會(FRAC Nord-Pas de Calais)合作推出的「大破生活──物件的現代生活」(DESTROY DESIGN: MODERN LIVING)乍看之下像是設計類的展覽內容,實則緊扣著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潮流,從杜象的現成物(ready-made)、普普藝術、貧窮藝術等相互之間的對應,一路來到新世紀的跨界思考,藉以探究設計與藝術兩者對待「物件」一詞的定義差異,並且思考藝術、設計、物件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如何被建構。

 

 

瑪黛蕾納‧芙列尼托‧德喬琪歐作品《禁忌》

 

更貼切的說,這個展覽旨在嘗試說明設計如何詮釋、修復我們的日常生活並與之共存。擔任此展策展人的海蒂‧提爾林克(Hilde Teerlinck)表示,北加萊當代藝術基金會是率先意識到設計在日常生活演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法國機構之一,而在此次展覽之中,她以挑選關鍵字的作法,納入過去40年間國際知名設計師與藝術家所創作的當代物件、裝置與手工藝品,對我們與物件之間的關係提出質疑,同時也希望能充分展現這些物件對於人類社會與周遭環境所帶來的影響。

 

這些關鍵字分別是:決裂(DESTROY)、直擊(Interiors)、貧窮藝術(Arte povera)、天工開木(Wooden Sculpture)、義式工藝(Italien Techno)、老套(Claissics)、可大可小(Flexible╱Modules)、東西(Objetcts)、楚格設計(Droog Design)和看透(Glass)等。

 

像是瑞典家具品牌IKEA讓每件商品都是「拆解」之後,再由消費者帶回家裡「重建」,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傳統家具的價值與印象。這意味著唯有破壞之後,才有新的什麼得以重生,如展出的荷蘭藝術家芭芭拉‧維瑟(Barbara Visser)一系列的攝影作品,拍攝的皆為其自街上被丟棄毀壞的家具中所挑選出的經典設計,在她眼裡,這些不再堪用的家具就像是雕塑作品一般,擁有獨特的性格。

 

透過影像,這些物件也因此獲得了全新的身份認同。比利時攝影家法藍索‧赫爾斯(Francois Hers)的《室內》,是其從1979年起參與政府的社會住宅調查計畫,走訪直擊超過150個勞工階級的住宅內部擇要拍攝並組合而成。個別的影像就像是每個家庭的肖像,呈現出他們所受到的社會文化、流行品味之影響。

 

 

約瑟夫‧古傑利作品《對話泡泡》

 

興起於1960年代末期的義大利的「貧窮藝術」,可說是一場激進的藝術政治運動。投身其中的藝術家們放棄畫布與顏料,改以未經處理過的天然木石或者工業原料來進行創作,此間所展出的義大利藝術家皮耶羅‧吉拉迪(Piero Gilardi)選擇以聚氨酯泡棉(expanded polyurthane)作為素材,創作出與自然物件(草原的花朵、被苔蘚或雪覆蓋的下層植被、河床上的岩石等)維妙維肖的作品來。

 

如是的作法不僅提出了「表現」與「再現」之間曖昧的可能,同時也使觀者有機會也重新來審視人與自然之間的相處關係。採用木料的作品,則使得藝術與設計之間的差異消弭,像是德國藝術家康士坦丁‧葛希克(Konstantin Grcic)所設計的《搖搖欲墜的書架》,只有在架上擺滿書時才能站立起來,不僅滿足了人類的需求,更是藝術想像力的充分發揮。澳洲設計師馬克‧紐森(Marc Newson)的作品《曲線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竹子所編造不甚實用的籃子,實際上這張椅子非但符合人體工學且相當牢固,在設計上更是洋溢著流動性與透明感。

 

 

阿奇列‧卡斯提里庸尼作品《微笑唱盤RR216》

 

藝式工藝在設計的發展歷史上向來享有極高的聲譽,這次展出已逝設計師阿奇列‧卡斯提里庸尼(Achille Catiglioni, 1918~2002)的多件作品,頗有向其致敬的意味。像是《登月椅》的靈感來自搖槳小船,因為把體積縮到最小,在草皮上所造成的陰影也最少,相當精巧;從同一準則出發而創作的《微笑唱盤RR216》讓人在開關之間乃至於聆聽音樂的時候都因其造型而感到歡樂,可說具體展現了設計的內在本質。

 

當然,唯有類似這樣的經典作品,才能扮演催化、演進的關鍵,例如由丹麥設計大師維諾‧潘頓(Verner Panton, 1926~1998)在1959年所設計的全世界第一張由熱塑料製造、一體成型的潘頓椅,被視為現代家具的一次革命性突破,直到今日還有無數的模仿品出現在世人的生活之中。

 

 

瑪塔莉‧卡賽特作品《當吉姆去巴黎的隨身行囊》

 

當然,如果物件能夠因時、因地制宜,自由安裝組合,肯定會讓人們感到更佳舒適。為此,法國設計師瑪塔莉‧卡賽特(Matali Crasset)便於1995年設計了一個可捲起的床組作品,包含了一個閱讀燈跟一個內建的鬧鐘,並將之命名為《當吉姆去巴黎的隨身行囊》,體現了法國人慣見的作息以及旅人生命際遇所可能面臨的變化。

 

藉由轉化物件的功能,使之成為藝術創作早從杜象便打開序章,直到今日能有無數後繼者持續向下挖掘出更多的結晶來,好比身兼舞台設計師的義大利藝術家瑪黛蕾納‧芙列尼托‧德喬琪歐(Maddalena Fragnito de Giorgio)作品《禁忌》一件以熱塑料做成的氣球與書本反覆相連,刻意予人不穩定的視覺感受,而夾在其中的書名都是關於「……的藝術」,像是《不可能的藝術》、《欺騙的藝術》、《假家禽展覽的藝術》,均是以詼諧諷刺的觀點,來提出其個人對於「藝術」一詞之嚴肅定義的質疑。

 

 

 

尤根‧貝創作的《蠶繭邊桌椅》

 

楚格設計是由設計司海斯‧巴克(Gijs Bakker)與芮妮‧瑞梅格(Renny Ramakers)成立於1993年的荷蘭設計品牌,「Droog」在荷文中代表著「乾、譏諷」的意思,他們以無設計、無風格的幽默態度來看待物件而曾帶動一股風潮。

 

像是尤根‧貝(Jurgen Bey)創作的《蠶繭邊桌椅》由一張椅子與一張邊桌組成而變得難以歸類,流露出恰到好處的幽默。至於玻璃本身有機的曲線與透明的美感,一向是設計師相當鍾愛的材質;此間展出「精彩玻璃」計畫裡的一些作品,從而對人們慣用的日常用具提出不同的詮釋,像是在十歲稚齡因意外而耳聾的美國藝術家藝術家約瑟夫‧古傑利(Joseph Grigely)的創作主題總是圍繞在「溝通」上面,其作品《對話泡泡》是一個透明的立體玻璃文字泡泡,唯有將之打破才能一睹內含的意義所在,無疑是其個人親身體驗的縮影。

 

總的來說,這個展覽所欲傳達的,在於設計不僅僅應當放在實際的功能面上,還必須加入文化與藝術的脈絡,如此一來才能真正成為現代生活的展現,並且不斷激盪出嶄新的創意靈感。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2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