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收藏家的資本運作故事… 融入 美術館 基金會 贊助 建立藝術新系統

分類:投資




80後收藏家的資本運作故事

2017-06-20 artweekly 藝周刊/中華藝術網 藝術精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包括黃予在內的中國八零後新藏家,通過私人美術館、基金會和贊助人等長線型態,構建藝術新系統,承擔公共教育等社會職能。

青年收藏家代表黃予

中午時分,見完上一撥客人,來不及吃飯,黃予匆匆趕回自己位於北京東三環的家,媒體朋友正在公寓會所等他。而根據日程表,一個小時後,他將出發前往798藝術區,完成另一場預定的會談——為了籌備5月下旬在成都舉辦的個人收藏展覽,類似緊張的生活節奏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黃予,35歲,房地產股權投資人,大學時主修金融專業的他,2003年與哥哥黃宇傑共同創立北京傳是拍賣公司後,正式踏足藝術圈,早期買過不少瓷器、佛像與文房雜項。 2008年進入民生銀行,參與上海民生美術館搭建,由此轉向當代藝術領域的收藏。

2016年,黃予決定給自己的藝術私藏做次小結,為此他請來詩人朱朱策展。出乎黃予的意料,朱朱並沒有根據他精心挑選的66位當代藝術家,或是百餘件作品的不同風格和類型去定義這次展覽,而是拋出一個令他起初不明所以的宏大命題——《新資本論》。

在策展人朱朱眼中,以黃予為代表的八零後收藏家,他們的收藏脈絡、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意味著本土新興資本對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秩序的滲透與改造。而這場新舊資本間的對話,發端於5年前, 2011年春季香港蘇富比(微博)的尤倫斯專場拍賣。


尤倫斯夫婦

同年,尤倫斯男爵夫婦開始拋售名下基金會所擁有的大批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這對比利時收藏家伉儷自1987年開始,在市場起步初期低價購藏了上千件中國當代藝術佳作,其中不乏美術史坐標級別的重要作品——此舉一度被外界視作中國當代藝術板塊最大“莊家”釋放的離場信號,也標誌著自2006年由紐約興起、獲國際資本熱捧並成功“出口轉內銷”的中國當代藝術概念股,形勢急轉直下。

2011年春季香港蘇富比的這場專拍,106件藏品售出4.3億港元,此後的三四年裡,尤倫斯夫婦繼續透過蘇富比、佳士得等拍賣行多個專場,將其以“85新潮”時期經典作品為代表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悉數清倉。有數據顯示,尤倫斯專場拍賣,超過八成“接盤者”為中國本土買家,其中多數是“舊資本”藏家代表,他們行事低調,不願張揚,深諳“藏而不露”之道——而同一時期新入場的少數年輕藏家,則以截然相反的態度,開始為新秩序的構建注入新鮮活力。

朱朱認為,在此之前的藝術資本,主要呈現為“撈到錢就跑”的短期投機形態:一類是依託於房地產開發的企業收藏,美術館僅作為附屬項目贏得前期土地競爭的政策傾斜,完成開發之後往往趨於停滯狀態;另一類個人收藏,作品常常置於庫房,等升值曲線高點時就立即拋售。

而包括黃予在內的八零後的新藏家們,則通過私人美術館、藝術基金會和讚助人等長線形態,逐步介入新系統的構建;同時,新資本開始承擔公共教育、公益贊助等更多社會職能。

周大為的Art021藝術博覽會和Cc基金會,陸尋的四方美術館,林瀚的木木美術館(M WOODS),趙屹鬆的三亞“華宇青年獎”,週艟的藝術餐廳(Le Petit Cochon Ver )——這群身上貼著“富二代”“藏二代”標籤、起步於“後金融危機年代”的新藏家,大多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因此跟他們父輩相比,藝術審美與收藏方向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陸尋父親、四方集團董事長陸軍,趙屹松父親、山西華宇集團董事長趙華山,都是中國傳統書畫堅實的擁躉——新一代的藏家,借助各自不同的平台,關注並推動中國年輕藝術家的創作與成長,同時自覺充當中西方當代藝術交流的橋樑。

還有一項特質是新藏家所共有的,體現在對自我收藏序列的建立、收藏脈絡的梳理上,他們不再盲從於市場,在專業經紀顧問團隊的輔助下,更善於獨立思考。

比如黃予,剛涉足當代藝術圈時,也曾追隨市場買過劉小東、方力鈞、尹朝陽、王廣義等大牌藝術家作品,後來才發現,它們並不一定最適合自己。學金融出身的他清楚,若希望在藝術圈投資獲利,稀缺精品、名家名作回報率最高,“永遠買貴的”;然而,如果是個人收藏,則需根據自己的審美趣味和經濟實力,量體裁衣,量力而為,這個道理他花了兩年才想明白。

9年時間裡,黃予收藏了132位藝術家的278件當代藝術作品,加上他早年購買瓷雜與佛像的開銷,總投入將近5000萬元——在藝術品拍賣市場,這樣的金額談不上巨大,有時甚至很難競買下一件頂尖藝術品——若再將其收藏轉型時期出手的瓷器雜項收入合計,支出總額只會更少,可黃予卻用它建立了自己的當代藝術收藏體系。

黃予將主要原因歸結為“買得早”,多學習,廣交師友,不刻意追求熱點,才能以最合理的價格收藏到心儀之作。另外,如同他在金融投資領域的打法,“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黃予用“組合拳”的思路,指導自己的當代藝術作品收藏。

即將開幕的《新資本論》,66位藝術家的百餘件作品,風格多元,媒介複雜,黃予將它們歸納為五大類:

第一類是劉韡、鄭國谷、何岸等藝術家作品所代表的觀念藝術,他稱之為“跨媒介的觀念實踐”;第二類是王興偉、王一、謝南星等所代表的觀念繪畫,餘有涵、丁乙、王光樂等所代表的抽象繪畫;第三類是以徐累、肖旭、郝量所代表的當代水墨,黃予自己更喜歡用“對傳統藝術的再闡釋”去命名;第四類是張培力、楊福東、徐文愷等所代表的影像藝術與多媒體藝術,黃予總結為“虛擬鏡頭前的寫實”;最後一類,則是向京、瞿廣慈、於吉所代表的雕塑藝術。

這五類劃分標準,正是黃予收藏當代藝術的“組合拳”,而類別的順序,也真實地反映出各類藝術在他心目中的排序:觀念藝術與觀念繪畫已經成為心頭最愛,而早期收藏的雕塑,如今只能排在他收藏版圖中的最末位。

黃予2007年購買的第一件當代藝術作品,恰好是雕塑,向京的作品;而他人生中收藏的第一件藝術品,2003年花15萬元買的一隻清道光綠龍罐,早已在轉型時期以80多萬元出手——方向調整,範圍收縮,藏品更替——這也是每一位藏家成長的必由之路。

黃予把藏品首展選在成都,而非自己藝術人脈最廣的北京與上海,也是因為他熟悉這座城市,有太多金融圈、地產圈的朋友想進入藝術圈卻毫無門路,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需求缺口,他希望藉由展覽切入,從分享自己收藏當代藝術的經驗與理念開始。

至於未來,一場個展能否升級為一座美術館,或一場藝術博覽會,乃至構建當代藝術在西南地區的生態,則要看黃予們,以及這撥新資本的運作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