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宮文化城園區

分類:休閒娛樂




考察媽宮文化城

媽宮文化城深具歷史文化保存意義,是他上任以來,一直積極規劃推動的願景與夢想,從原先整區都是軍方所有的土地,到縣府積極爭取軍方釋出土地活化再利用,這幾年來,縣府團隊從零開始,一步一腳印務實的態度逐步推動,目前展現階段性成果,已漸呈現明顯的輪廓,他深感欣慰,同時也強調,縣府奮力打拚,要為澎湖歷史負責留名!也希望後續工程經費能獲得議會的支持,縣府將全力以赴,期待未來呈現嶄新風貌,建構具國際景觀之觀光據點。

媽宮文化城環境設施整合再造計畫包括有「國際觀光水岸濱海周邊景觀設施改善工程」、「軍事生活博物館景觀休憩設施整修再利用」,以及「莒光新村閒置眷村活化再利用工程」等,執行工作內容有情人道及臨海海灣水岸整備、海灣市集路廊營造計畫等,希望回復媽宮城往昔之意象,藉以串連不同區域的功能與活動,成為體驗園區的重要路徑。以及軍事地下坑道整理再利用、週邊環境及景觀設施等。莒光新村則包括有文創市集、二手市集、中正堂藝文展演、13省特色小吃、青年旅店、露天表演廣場等規劃。

另外,篤行十村是縣內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眷村,整區的眷村房舍修復、周邊環境等公共設施改善,從95年起開始逐步進行,積極推動眷村文化保存與再利用之工作。而國定古蹟金龜頭砲台(天南鎖鑰)整體修復及軍事生活博物館設置,則期達成古蹟活化再利用的目標。

對於眷村文化保存區的整體保存活化再利用工作,王縣長當場指示劉秘書長邀集相關單位成立專責小組,共同研商後續如何使空間、設施能儘快活化利用之推動作為。

 

遺落在台灣海峽的綠寶石──澎湖群島、馬公市

遺落在台灣海峽的綠寶石澎湖群島馬公市 - 台灣大百科全書 ...


像是一串綠寶石般飄墜在台灣海峽中央的澎湖群島,是台灣所有縣市中,唯一的一個島縣。九十座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佈地錯落在北緯約23.5度,東經約119度的藍海上。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創造了獨特的人文歷史,綿延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海域生態,則成就出層次分明的海洋文化。

澎湖的行政區共劃分為一市五鄉,每寸土地、每座島嶼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美麗景致,與如夢似幻的迷人風貌。在十九座有人居住的島嶼中,集政治、經濟、教育、國防、交通等於一身的馬公市,更是澎湖群島的中心。

馬公舊名「媽宮」,長期位居澎湖首善之區,其地名由來,與其蓬勃的媽祖信仰有關。屹立在馬公市區的國家一級古蹟──天后宮,舊名媽祖宮,創建年代據考證是在1604年(萬曆32年)。據聞建廟之初,先民群居附近,進而發展成為聚落,廟名於是轉為地名,稱「媽宮」。1920年(大正9年),地方行政制度大幅調整,媽宮自此更名為「馬公」,唯到今日,居民的日常閩南語發音,依然沿用媽宮舊稱。

 

國家一級古蹟天后宮

 


馬公市為澎湖商業發展最快速的城市,在她看似都市化的外表下,卻蘊含著相當厚實的人文歷史,擁有數量可觀的古蹟和歷史建築。此外,馬公在日治初期是日本四大軍港之一,因此也是軍事性格相當濃厚的一座古城。戰後,馬公則轉為光復的跳板,直至民國七十年代,軍事色彩因兩岸的和平共處而漸趨褪色,城市的風貌隨著駐軍的裁撤移房與觀光政策的需求,砲台、營房等軍事建設與空間,逐漸開放予民眾參觀,神秘面紗自此掀開,平民老百姓得以一窺媽宮古城不為人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