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的融合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

分類:兩岸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7/08/08   編輯部 報導

文化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的融合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

文化領域與金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魏鵬舉、戴俊騁近日在北京聯合大學學報刊發了《中國文化經濟發展的融合創新戰略格局形成》,文章認為在新經濟和新技術條件下,中國文化體制改革思路從分類推進逐步轉向融合創新,文化經濟發展的新戰略格局隨之形成。中國文化科技發展生態日臻優化,數字互聯網文化消費新勢力迅猛崛起,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的融合催生了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數字創意產業。文化產業與公共文化都在與金融資本積極對接,金融業與資本市場在新時期也把文化領域作為重要的戰略性增長點來拓展。融合發展的戰略格局在體制機制上得到支撐,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融通在實踐與製度層面上都實現了重要突破。文章提出“十三五”時期前後,在新常態的經濟發展語境中,中國文化經濟發展格局從中觀向微觀和宏觀延展。微觀端日益重視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及文化機構的運營問題,宏觀端更加重視文化創新與經濟轉型升級的相互關係。領域的融合是中國文化體制改革深化的重要標誌,可經營性文化領域的市場化和資本化在中國幾乎是同步發展的,市場化即意味著從政府出資供養到吸納社會資本自負盈虧。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資本是一種高效的資源配置機制,文化產業的成長與競爭力的提升,與金融資本的融合成為必要條件。國有文化企業的市場化發展壯大需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引入社會資本,非公文化產業與社會資本的對接相對更自由也更迫切。文化產業領域的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權市場乃至互聯網金融等在國內都有了跨越式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文化金融的融合,不僅活躍在文化產業領域,在具有一定市場失靈性質的非市場化文化領域,文化金融也得以快速發展,比如公共文化設施的政府與社會合作投資,比如博物館等文化事業單位以資源作為股權與社會資本合作開發運營文化創意產品。

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的融合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現代以來,中國對於科技創新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升,甚至成為民族國家起死回生偉大復興的最大希冀。 “科技救國”“科技興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等提法層出不窮,公共政策與公共資金都給予科技創新不遺餘力的支持。在這樣的氛圍中,科技創新不僅是不假思索即被認可的正確價值,也是取得政策支持和財政資源的最佳概念。中國很快成為國際上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但專利的轉化率卻低得可憐,這可以稱之為中國式科技創新泡沫。文化領域隨著大發展大繁榮的號角吹起,科技創新的泡沫同樣如同頑固的強大慣性一樣蔓延到文化創新的春天故事裡。所幸的是,雖然部分急功近利的政策與好大喜功的實踐激發起大量的創新泡沫,但無論如何,創新的價值是確切存在的,各界對於創新的意義是有充分共識的,創新的規模效益也隨著泡沫一起形成了。更重要的是,創新的環境逐步改善,創新在量上的累積逐漸發生礦化反應,浮泛在表面的泡沫逐漸風乾,創新的珍寶浮水而出。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種政策正確的概念或生拉硬拽的拼湊,但隨著中國文化科技發展生態的日臻優化,也隨著數字互聯網文化消費新勢力的迅猛崛起,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的融合便有了化學反應和內生動力,在政策層面,也應運而生類似數字創意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在“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篇章中首次提出了“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在隨後正式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數字創意等領域的產業發展壯大。 2016年底,數字創意產業正式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發[2016]67號),提出了在未來五年國家要促進數字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創造引領新消費。以數字技術和先進理念推動文化創意與創新設計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關產業相互滲透。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相關行業產值規模達到8萬億元。

這次中央政府使用了一個特定的專有概念——數字創意產業,沒有使用文化科技,這個詞有些浮泛模糊,也區別於文化產業的範疇,表明數字創意產業是一個新的交叉範疇,是文化創意、數字科技與相關產業交叉融合具有獨立特質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從硬體到軟體,從創意到產業,關於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規劃總體上周密完整,具體而微,但顯然是從供給側進行的部署,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戰略性支持,也是對於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互動影視等新興數字技術發展以及創意設計日益成為產業核心價值的積極呼應。

其實,從更為現實的動力來看,傳統的內容消費快速地向數字創意消費的升級轉型是日益顯著的市場趨勢。在20世紀90年代,全球實體唱片音樂產業嚴重衰頹,數字音樂及其消費模式對於傳統音樂產業產生了本質性的衝擊,直到以蘋果數字音樂商店為代表的數字音樂盈利模式逐步穩定成熟,音樂產業不僅開始復蘇,也逐漸顯現更具包容寬度和價值深度的大數字音樂融合經濟前景。互聯網視頻內容業態的興起很快對電視業形成破壞性衝擊,視頻消費者幾何級累積,而電視開機率嚴重下滑。以5000萬受眾規模作為一個標尺,不同媒介實現這一數量所經歷的時間,廣播用了38年,電視13年,而互聯網僅僅用了5年。 

數字創意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中國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措施被提出來,根本的動力是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及其數字內容消費在需求側的爆炸式突起形成了對於傳統文化傳媒產業的劇烈擠壓以及對於數字創意供給升級的倒逼。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到2016年12月,中國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7.31億,過去一年新增網民4 29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3.2%,較2015年底提升2.9個百分點。預計2017年我國網民規模將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將達55.9%。移動端網絡用戶是發展主力,截至2016年12月底,手機網民達到6.95億,網民佔比從2015年的90.1%進一步躍升至95.1%。 

基於互聯網的數字內容消費日益活躍,數字內容版權付費收益模式逐漸成熟。根據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網絡新聞、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網絡遊戲、網絡文學等典型數字內容行業的單個行業用戶規模都達到3億以上,網民使用率都在45 %以上,而且2016年都比前一年有大幅度的增長(參見表1)。新興的互聯網直播,如游戲直播、體育直播、演唱會直播等,用戶規模在2016年實現爆發式增長,12月底的用戶規模達到3.44億,比6月份淨增長1 932萬。 

另據藍蓮花研究機構發布的關於數字內容付費的研究報告顯示,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用戶付費意識的覺醒以及企業和內容創作者製作出越來越精美的數字內容,用戶對數字內容的付費意願和實際付費行為正在快速增長起來。從用戶付費類型來看,用戶付費內容日趨多元,遊戲、直播、視頻、閱讀均為用戶付費較大的內容,其中直播、視頻、音樂這類視頻化和娛樂性的內容增速最為讓人矚目。 2016年估計用戶數字內容付費規模達2 123億元,同比增長28%。 [3]其中游戲是第一大用戶付費內容,但非遊戲付費規模正在高速增長,達到515億元,同比增長66%,佔比提升至24%,預計2018年這個比例將上升至31%(參見圖1)。 [3]中國音樂版權付費環境一直飽受詬病,但在最近實現了顯著好轉,按照《2016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在2015年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的版權許可收益達到1.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創歷史新高。 

面向以創新為內涵的發展新方位,中國文化產業在2016年經歷著深度結構性調整,帶動文化消費實現結構性釋放。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68.56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50 116.67元人民幣,折合約為7 258.87美元。我國的文化娛樂消費佔比很低,但近些年增長明顯。 2013年居民文化娛樂消費佔比只有4.4%,2014年為4.6%,2015年達到4.8%。 [5]中國文化消費潛力巨大,文化產業在供給側的結構性調整正在成為最有力的市場紅利,數字創意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版圖,與正蓄勢待發的文化消費市場形成供給與需求的良性呼應。

文化產業與公共文化的發展需要金融資本的支持,金融業與資本市場在新時期也把文化領域作為重要的戰略性增長點來拓展。隨著中國金融業在國際化開放以及市場化競爭的體制機制改革日益深入,加上互聯網金融來勢洶洶的逼迫,銀行的壟斷優勢日漸被侵蝕,生存與競爭的壓力推動傳統金融業開始關注並探索新興的文化金融。雖然對於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尚未完全理解,這個行業的風險也還有待專業化的管理,但文化領域的戰略價值和成長潛力也還是引起了保守的間接金融代表銀行業、保險業的高度關注與熱情。具有較大風險承受力甚或風險偏好的直接金融與文化領域的融合度就更深入更廣泛了,文化類的股權市場、債券市場、互聯網金融等都在這些年有著狂飆突進式的發展。 2014年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體現了文化與金融領域政府主管部門的戰略性共識,也適應了文化金融繁榮的現實訴求。這個意見進一步激勵了文化與金融融合發展的熱情,文件提出的關於開展文化金融合作示範區的意見得到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成為2016年文化金融合作的重要熱點。

國內關於文化金融的統計目前還沒有官方的統計體系,從多個數據渠道的綜合分析來看,最近幾年文化金融的總體規模增長至少超過20%,多元多層次的文化投融資體係正在形成。根據新元智庫·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數據平台的綜合報告《文化產業吸納資金量迅猛增長,文化產業創富效應凸顯》,2016年進入中國文化產業領域的資金規模呈爆發增長,達到其有記錄的歷史最高3 951.08億元,比起2015年,規模增長了690.93億元,增幅高達21.19%。而此前的2015年(3 260.15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加7億左右,增長率只有0.21%。文化產業投融資最為活躍的十大行業分別為:互聯網信息服務、旅遊業、影視製作發行、軟件業、文體娛樂器材製造、網絡遊戲、出版與發行、體育產業、廣告創意與代理、互聯網內容製作。債權、股權等直接投融資渠道流入文化產業的資金規模顯著,總體上看股權投融資模式是主流,在規模和增速上都更為顯著。

從趨勢上來看,相比間接金融,直接金融會成為文化產業投融資更有生機的增長方式。中國的直接融資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制度規範也不夠成熟,但創新發展空間巨大。股權投融資的模式一直是主流熱點,多年來在資本市場的創新發展很快,甚至出現了過度發展的問題,而債權投融資市場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後,文化金融在這個方面的增長還有很大的潛力,比如基於文化類無形資產或收益權的資產債券、融資租賃等方興未艾。

間接金融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近些年文化領域的信貸規模增速很快,但從最新的數據分析,文化信貸的增速放緩甚至收縮會成為趨勢。銀行體系佔有的存量資本規模最大,也擁有最為充分的信息優勢,從2010年中宣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文化部、廣電總局等9個部門發出《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到2014年文化部等三部委的《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文化金融政策的著力點都指向銀行信貸,作為國有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銀行業也積極響應,文化領域信貸規模從2010年700多億人民幣快速增長到2015年的2 500億左右的規模,年均增幅高達30%左右。但畢竟銀行信貸屬於風險厭惡型的資金,文化產業具有典型的輕資產收益不確定特質,加之“新常態”下文化產業總體呈現增長緩滯的現象,2016年文化領域的信貸增長出現下滑跡象。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2016年6月末,整體服務業的本外幣中長期貸款餘額2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1%,增速比上季末低1.8個百分點。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8.9%,增速比上季末低3.4個百分點[;2016年12月末,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