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畫家洪凌 用油畫漫遊山水

分類:出版




  • 2012-11-12 01:32
  • 旺報
  •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洪凌以《凡塵中的隱士》分享自身的生命經驗與美學思維。(記者李怡芸攝)

 ▲洪凌以《凡塵中的隱士》分享自身的生命經驗與美學思維。(記者李怡芸攝)

     以油畫詮釋中國山水意境,被視為「意象山水油畫」第一人的大陸畫家洪凌,作品近年獲台灣企業家曹興誠、林百里等人收藏,每幅作品上達台幣千萬身價的洪凌近年成為中、西方收藏家競相探問的名字,他一路走來的創作歷程,收錄於新作《凡塵中的隱士》一書,由天下文化出版。

 

     洪凌的祖父曾是故宮圖書館館長,6、7歲便開始習畫,但16歲因文革下鄉插隊,從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一度窮到買不起畫布而以舊棉被作畫。台灣索卡藝術董事長蕭富元自12年前接觸到洪凌的作品後驚為天人,他指出:「研究中國藝術品多年,像洪凌這樣從自己的文化延續出新風格的,他是第一人。」於是開始了長期的合作,洪凌的作品受到台灣及西方收藏家重視,與蕭富元的積極推動雖不無關係,但在蕭富元看來:「他的作品不是炒作出來的行情,而是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從99年至今,洪凌作品的市價已翻了10倍以上。

     相較於西方美學更喜歡「實」、「密」,洪凌認為東方的書畫更重氣韻、飄逸,也因此中國藝術家往往到晚年才創作出最高峰的代表作,而西方藝術家的創作高峰則落在體力、視力最好的40至50歲。對於自己的風格,洪凌以「不南不北、不東不西、不城不鄉」來描述,長年隱居黃山的他,認為從地理版圖來看,黃山位於中國「公雞」的胃臟,正是消化、靈動之處,與自己追求中國山水在行動中所呈現的視野吻合。

     第一次舉辦個人作品展就是在台灣,多次來台的洪凌認為,台灣在生活中所呈現的豐富以及在每個個體中所體現的傳統文化,是大陸所欠缺的,洪凌回看十多年來的創作之路與堅持,他並不鼓勵兩岸的年輕創作者走和自己一樣的路,他認為現在年輕人最大的優勢是多角度接觸世界,因此大可放手嘗試更多樣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觀看世界的心智與狀態。

 

主持人: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