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收藏穿越歷史時空(上) 追求最大化生命與精神平衡

分類:編輯部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8/01/18   編輯部 報導

慈善經濟主義10大理念.行動方針(第一條)…追求最大化生命與精神平衡!***GCWPA/中華藝術網*** 2018.01.18 http://www.artworld.tw

從藝術收藏穿越歷史時空(上) ***GCWPA/中華藝術網*** http://www.arteorld.tw
首播:週一至週五 上午九點.重播: 週一至週五 凌晨四點⋯節目類別:座談/演講—節目介紹:「國寶檔案」主持人、華人思維學院執行長戴忠仁主講「從藝術收藏穿越歷史時空」,剖析藝術收藏影響古今歷史驟變,詮釋「藝術無價」。 戴忠仁說,中華民國是靠賣古董誕生的,孫中山革命時期,認識了一位古董商張靜江,前後捐130萬兩白銀(約2600萬美金)作為革命經費,讓革命順利成功,張靜江因此被尊為「革命聖人」,在他故居門房上,仍保留當年孫中山所題「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對聯。
藝術古物收藏,必定和古董拍賣商有關,許多藝術家、收藏家都非常崇拜星雲大師,戴忠仁認為大師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拍賣先驅」,他提到1991年,大師一張書法10萬元,被一位信徒不經易地張揚,竟然兩天賣出40⋯⋯0張,後來星雲大師便將所得款項,悉數捐作西來大學建校基金,開啟弘法世界五大洲的先河。這件事也讓戴忠仁非常好奇,那400張書法是怎樣寫出來的?感佩大師宏大的願心。
戴忠仁非常欣賞近代藝術大師張大千的畫風,其一封300萬台幣的情書,以及動輒數億天價的畫作,深深影響兩岸情勢。1965年擔任台灣國民政府任命駐聯盟科教文組織代表兼駐法大使郭有守,出現在中國大陸駐瑞士大使館時,讓台灣當局十分震撼,1967年郭有守所收藏123件張大千作品,移交歷史博物館,使作品免於文革的破壞,被完整留下來,也是一種天意。
除了畫作,張大千的書法,也是別具一格,佛光山大殿扁額「大雄寶殿」四個字,便是出自大千之手,與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互相輝映。

主持人:慈善經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