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提琴家安‧蘇菲‧慕特昨天舉行記者會,因為麥克風的雜音問題受到驚嚇。
記者陳志曲/攝影 |
慕特向有小提琴女神之稱,昨天卻坦言自己面對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難以一次達到完美。「這曲偉大如聖母峰,我從不可能光靠一次演出就表現所有;我沒有八隻手、十個腦,每次都只能展現一部分,希望我今晚的演出能做到多一點!」
慕特音樂會今晚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這回與慕特合作演出的是國家交響樂團(NSO)。慕特昨天提到NSO,讚賞不已:「NSO有絕佳的專注力、紀律與超高領悟力,台灣該以有此樂團為榮!」慕特也盛讚,國家音樂廳的鋼琴數量多、品質佳且保養良好,在國際音樂廳間相當難得。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向被視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動聽的旋律許多人琅琅上口。慕特曾與恩師卡拉揚及柏林愛樂、馬舒與紐約愛樂錄過兩次錄音,現場更演奏無數次,但她始終視每場演出都獨一無二,詮釋隨當時的成長狀態、心情、合作對象,永遠有不同。
慕特說,該曲全長四十五分鐘,每次演出,她都得花很大心力集中,彷彿面對一場無止無盡的旅程。「對我來說,演奏這曲總是充滿未知,每次都須懷著新鮮的心情與好奇的心靈;但它太過複雜,我從無法在一個晚上的演奏就極盡其面向,只能每次表現當下所有。」
慕特這次還將首次在台演奏當代樂曲,曲目是德國作曲家黎姆受她委託寫下、前年由紐約愛樂首演的「光之遊戲」,指揮是這次隨慕特來台的多年搭檔麥可‧法蘭西斯。
慕特說,她委託作曲家寫曲時,從不建議方向,「就算我自知有弱點,也不要求作曲家幫我避開。」黎姆交出的成績讓她非常驚豔:「該曲詩意透明、色彩豐富,極為精細微妙又深富個性。」即使是極弱音的變化,也在動態中充滿色彩。
「光之遊戲」特別寫給小提琴及小型樂團,慕特首演該曲時,還特別搭配莫札特樂曲,凸顯小編制樂團演出的特色,也展現當代音樂和古典音樂流動交錯的可能性。
另一場慕特音樂會十八日在高雄至德堂演出,高雄場還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