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
分類:藝術文化
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主題──
時值馬勒逝世一百周年紀念,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為期25 天的時間裡,集結全球頂尖指揮及明 星歌唱家,盛邀海內外實力名團呈現馬勒交響曲、藝術歌曲和室內樂等主要作品,同時加入對馬勒經 典作品的當代全新演繹,秉承音樂節一直以來所宣導的"經典與創新"並重的理念,在這個特別的"馬 勒年",為中國樂迷提供一次難得的全面深入認識馬勒的機會。 今年的音樂節以"我們的馬勒"為主題,以全明星的演出陣容、豐富全面的演出內容和多層次多角度 的演出形式,打造一場獨具BMF 風格的馬勒音樂盛會,獻禮馬勒逝世一百周年。
‧紀念晚期浪漫派傑出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逝世一百周年
‧眾多世界級指揮大腕與獨唱藝術家齊聚
‧馬勒交響樂與重要聲樂套曲全集密集呈現
‧音樂普及向公益教育領域無限延伸
關於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基金會──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基金會成立於2005年3月22日,是經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註冊的非公募基金會。業務主管單位為北京市文化局。基金會以通過籌集資金,促進我市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為宗旨。
基金會創辦以來,舉辦了各種形式的音樂展演和教育活動。基金會主要承辦的一年一度北京市大型文化活動之一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成功舉辦了十三屆,目前已經躋身世界著名的音樂節行列,也是北京市的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通過音樂節的平臺,基金會還舉辦了各類公益活動,包括:大師課、校園音樂會及有著名藝術家參與的講座、免費兒童專場音樂會和專場民族音樂會等等。基金會委約國際、國內的優秀作曲家譜寫新的音樂作品,並通過北京國際音樂節舉辦首演。委約創作的作品為世界及中國的音樂文化寶庫添加和儲蓄了新的藝術珍品,堪稱一項文化建設領域的義舉善行。基金會委約的作品有:大型歌劇《白蛇傳》(與波士頓歌劇院共同委約,周龍創作,並獲得了2011年美國普利策音樂大獎)、大型歌劇《詠別》(基金會獨家委約葉小剛作曲、孫戈璿編劇);交響樂包括:被稱為二十一世紀貝多芬的潘德列茨基作品:"第八交響曲"、奧斯卡金像作曲家霍華德•肖為紀念蕭邦而創作的鋼琴協奏曲《毀滅與回憶》,由郎朗在第十三屆音樂節開幕式上首演;旅德韓裔女作曲家陳銀淑作品《羅卡娜》(與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首爾愛樂樂團聯合委約,由中國愛樂樂團與德國指揮家彼得•魯策齊卡在第十一屆音樂節上合作完成中國首演)。
基金會還參與承辦了廣東國際音樂夏令營;承辦了由北京中藝藝術基金會主辦的面向青年的年度"愛樂傳習"公益音樂教育專案;參與了上海世博會期間的大型文化活動包括:"紀念中國近現代音樂大師講座及音樂會"、"世博合唱節"。
基金會與國際知名的音樂節、音樂組織機構、經紀公司、國內外的著名音樂大師、樂團有著緊密的協作關係,資源分享,為促進國際間文化事業的交流和我國音樂事業的推廣和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資料:http://www.bmf.org.cn/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