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鎖定華人市場 人文科技未來台灣發展方式

分類:藝術管理




  • 2012-12-06 01:16
  • 工商時報
  • 【記者詹子嫻/台北報導】

     台灣科技業轉型議題談論多年,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表示,台灣科技業過去偏重代工,了解西方價值需求固然重要,但未來應聚焦在把科技創新和人文創新做一整合,並且鎖定崛起的華人市場,才能掌握自主權和百倍商機。

 

     施振榮昨日參加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辦的「關鍵議題─科技轉型座談會」,,強調科技必須融入人文,過去的舞台是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但此模式在現今已不再適用,台灣做代工對國際有不少貢獻,但多是在替別人製造武器,讓別人去打仗,所以儘管做代工也必須要朝自主研發、設計前進,儘管只有3%、5%也很好。施振榮也笑說,他對當年喊出「科技島」感到非常後悔,讓外界只重視科技兩字,儘管後來他更正為「人文科技島」,但卻已經來不及,但強調人文科技才是未來台灣發展的方式。

     他進一步表示,台灣宏碁、華碩、宏達電努力自主研發,但發展品牌之路尚短,「學費繳的還不夠」,至少還要10年耕耘,不過也提醒外界不要只關注它們現在的發展,落入了「半盲文化」的窠臼,也就是只關注「現在、有形、直接」,忽略了「未來、無形和間接」的重要性,半盲觀念必須突破,轉型也需要時間。

     另外針對微軟、Google均要跨足硬體,是否對台灣品牌不利?施振榮認為,連亞馬遜都做硬體了,微軟沒有掌握載具,可能感覺「虛虛的」、不踏實,對於其進軍硬體是為「自求生存」,可以理解。

     不過,微軟必須清楚知道要掌握什麼載具,做太多反而不利它自己,也搞得人心惶惶,因此建議微軟必須說清楚「不做什麼硬體」,如此合作夥伴才會有方向,對整個生態圈有安定作用。


主持人:施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