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米勒」張秋台70回顧畫展

分類:藝術文化




「台灣米勒」張秋台70回顧畫展今開幕

張秋台,台灣省苗栗縣人,民國二十七年生。

現任苗栗縣新隆國小校長,平日執教與農耕並顧,從事水彩畫作三十餘年,早年與山水風景為主,近年來再從土地出發,彩繪台灣耕耘系列作品,以親身體驗畫其生活,表現台灣割香大地、人情風物之依戀與關懷,作品樸實厚重,真實自然。

「台灣耕耘系列專輯」作品呈現了台灣農業發展史之風貌與見證。

◎田園畫家張秋台 70回顧展開幕

自由時報 日期:2008/08/24 04:09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台灣田園畫家」張秋台七十回顧展「大地情」,昨天在國父紀念館開幕,展出八十餘件農耕及山岳系列作品。聲樂家簡文秀為參觀者演唱農村曲及客家民謠等樂曲,農委會主委陳武雄也以詩人陳填的身分吟誦農情詩篇,現場充滿溫馨的鄉土氣息。


集農夫、畫家與校長職於一身,張秋台說他從小跟著父親種田,雖然很辛苦,卻是「很誠懇、很認真地在這塊土地上工作」。


開幕會上,自由時報董事長吳阿明等人出席道賀,不改純真本質的吳阿明發現有多位政府非文化單位主管出席,獨不見文建會主委,忍不住質疑「是對農經沒興趣嗎?」在展場間看畫的文建會三處處長黃才郎,趕緊上台解釋,主委黃碧端有其他公務,由他代替出席。張秋台七十回顧展將於國父紀念館展出至九月四日。



田園畫家張秋台--抱穢展顏


田園畫家張秋台--平抹秧床


田園畫家張秋台--開箱打行


田園畫家張秋台--平整秧田


田園畫家張秋台


田園畫家張秋台


田園畫家張秋台


田園畫家張秋台


田園畫家張秋台


田園畫家張秋台


田園畫家張秋台


田園畫家張秋台


張秋台-台灣耕耘系列專輯--我國數千年來,都是以農立國,耕耘的經驗代代相傳綿延不斷,匯成了浩瀚的農業文化。近廿年來,農業機械已取伐了數百年來水牛耕種的傳統生產方式。以往農民胼手胝足,蒔田挲草,與牛隻共生息之勞形苦影,已經漸漸消跡,但是勞苦的影象深植民心。任教於苗栗縣南河國小的校長張秋台先生,不但務農數十年,自小踩踏田疇泥地,學成美術後,行遍田園農舍,將其所見、所思、所感動的耕耘事蹟,創作成一系列的農耕畫作。


牽牛下田-張秋台-台灣耕耘系列專輯這幅「牽牛下田」是他1993年的作品,內容是記述田裡的稻作收割之後,禾頭的鬚根仍埋在土中,相互盤錯,田裡的泥土也變的又黏又硬,表土的生機也很衰弱,所以田地必須先要犁過。畫中的農年捲起褲腿,赤著雙腳、領著我走白被水漏過的泥田裡,從背景的暗藍色天空,像是大雨即將來臨的預兆,烏雲不但遮天,也模糊了背景,更凸顯了在地平線上行的主人和我,我這頭強壯的大水牛知道要開始農忙了,有責任感和榮譽心的我,便緊緊跟著主人來到田裡,主人扛著牛頭,等到了田裡,便將犁具套在我的肩上開始翻土,把田裡的土表裡上下轉換,將休養生息的裡土翻出,再將地表的瘠土翻入底部,讓禾頭腐化,化成春泥可作肥料,使之生生不息。

這張作品的構圖十分穩定,地平線在畫面的三分之一處,我又正在井字的強點上,主人前方有一段空間,強調我們的動作正在進行中,是一張描寫大地之美的佳作。



踏割鈀--張秋台-台灣耕耘系列專輯--我是一頭忠心耿耿、又負責又能吃苦的老水牛,我和主人共事有十年了,所以田裡的工作,我都能駕輕就熟。這一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主人帶著我下田去踏割鈀。「割鈀」是一種平土除穢的農具,寬約二公尺,前後由兩排橫木構成,前排有七齒,後排有八齒,全是用鋼鐵製戊的利鈀,釘裝在橫木後方用來切割泥胚,主人將犁頭套上割鈀,雙腳踩在割鈀上,指引我順著泥胚的走勢踏割前行,他用體重君在鋒利的割鈀上,便將泥土割成了碎片。

平常踏割鈀只要行走兩次,就可以將泥胚割碎了。
這張「踏割鈀」是1994年畫的,背景是茂密的樹林和三個稻草堆,稻草堆是我入冬後的乾糧和家庭的柴火。張校長用的色彩豐富,在我們的身旁就有豐富的四季顏色,他用嫩綠、金黃、碧藍、嫣紅大膽而原調的色彩青現出來,是一種溫馨歡樂,是一種無限生機,正是台灣農村的面貌。

主人隻手握著牛繩,指揮我的行走路線,他不時低著頭,注視著田裡的土丟,穿著汗衫和短褲,是農夫的標準打扮,在大太陽下全神貫注。我的表情是是任勞任怨,默默向上行。張校長在這張畫裡把馭牛之術和操割巴的功夫,表達的一目了然,讓觀畫的人對農事的技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因為耕作的學問還是很深奧的,絕不是一學就會的工作。


耙田趕工--張秋台-台灣耕耘系列專輯---「耙」是一種由鋼鐵製成的農具,高度約八十公分,分為兩段,下段是由十三個尖齒組成一排的梳狀物,有三十公分高,下段是由十三個尖齒組成一排的梳狀物,有三十公分高,約一公尺寬,上段只是一根橫握柄和左右兩根支撐。的用法是將耙的左右兩端,用繩子連接到犁頭上去,牛往前後行時,農人將雙手握住橫桿,扶著耙跟著前進。轉軟胚之後,泥土在水中浸泡後會成塊,而且在行間的溝壢凹空缺泥,此時就要有一道耙田的手續,農夫需要橫向耙田兩次,將凸起的泥扒平,再將泥移填在凹處溝壢內,這段工作稱之為「耙田趕工」。

一般旱季泥土軟軟,耙扒兩次就可,二季則需耙扒三次。田中凹的泥面經過耙田後,再經過用蕩棍來橫田,或是用碌碡絞壓後,便可插秧了。張秋台校長平日執教與農耕並顧,從事水彩畫創作三十餘年,早年以山水風景為主,近年來再從土地出發,以親身體驗,畫出生活。

這張「耙田趕工」是他1994年作品,被選為「台灣耕耘系列專輯」的封面。畫中的效果像是廣角鏡攝影一般;壓低了遠方的地平線,強調出農人與我正在耙田的動作,主人雙足用力踩地,上身前衝,肌肉噴張、汗流浹背,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成塊的泥土散在田裡各處,被耙扒起的田土,在尖齒間跳動,泥土的質感甚是逼真。水田佔了一半的畫面,表現的是良田百頃,農業人口眾多。

天空的雲彩淡雅自然,遠方的農家僅是一線之地,而中央處被風吹得搖曳不停的樹,正好擋住從我身上向外移動的視線。這般的構圖,完全以耙田的動作為主,強調出主人與我合作互動的精神。我們能永遠在這張畫裡,和眾人的記憶中,也是莫大的光榮,而也讓觀畫的人,認識了「耙」這種農具和它的用途。


打碌碡--張秋台-台灣耕耘系列專輯--這張1994年的作品,便是描寫「打碌碡」工作的過程,「碌碡」是一種輾平土地的工具,同時也把草禾輾壓入土中,它用木製造而成,寬度約八十公分,長度約一百六十公分,中間的碌軸有三十公分深,碌軸由八片葉板和一根可轉動的軸所,為原木刻鏤而成,形狀就像楊桃。

打碌碡時,農人的左右腳分別站在碌碡的前後邊框上,耕牛在前拖行,碌碡向上轉動,就把草根壓入泥底下。一般操作兩次,第一次重心放在前頭,第二次,重心放在後面,邊走邊壓。泥土壓平就可插秧,一季農事之牛耕工作就告一段落,我們也可以稍入休息了。

這張「打碌碡」的作品,是張秋台校長在1994年畫的,那天雖是風雨日,田裡正好多了雨水,土也變軟了些,主人穿起了蓑衣,戴上了斗笠,把我牽至田裡去工作了,他的腳踏在碌碡上,一前一後,右手撏著棍子,用來平他身體的重心,左手拉著牛繩,指揮著我向前行,在風雨交力我疾步向前,其實我反而比較喜歡在雨天工作,因為我的汗腺不發達,很容易怕熱,下場雨不但涼快,還可以洗洗澡,所以我的表情帶著微笑。

根據我十餘年的農事經驗,幹完了打碌碡的工作,便是我的假期了,因為接下來的是插秧,那是人類才能做的事,我可是幫不上忙了。


張秋台之台灣耕耘系列稻香懷舊專輯列表

主持人:張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