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接手 《短篇小說》復活

分類:藝術文化




印刻接手 《短篇小說》復活

2012-12-25 01:14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印刻文學總編輯初安民,接手《短篇小說》。(本報資料照片)

 印刻文學總編輯初安民,接手《短篇小說》。(本報資料照片)

 印刻文學總編輯初安民,接手《短篇小說》。(本報資料照片)

 

印刻文學總編輯初安民,接手《短篇小說》。(本報資料照片)

 ▲《短篇小說》雜誌今年6月創刊,發行人詹偉雄(左)與主編傅月庵,企圖打造華文短篇小說創作平台。不料第4期出刊後,即宣布停刊。(本報資料照片/方濬哲攝)

 ▲《短篇小說》雜誌今年6月創刊,發行人詹偉雄(左)與主編傅月庵,企圖打造華文短篇小說創作平台。不料第4期出刊後,即宣布停刊。(本報資料照片/方濬哲攝)

 眾所矚目的文學雙月刊《短篇小說》自今年六月創刊以來,不但發行人詹偉雄、主編傅月庵的組合引起矚目,更以每期刊登十篇華文短篇小說創作的創新形式引發熱烈討論。不料,十二月號第四期出刊後,發行公司宣布停刊,造成業界震憾。

 這期間《短篇小說》尋求買主易手的傳聞不斷,昨天終於確認,《短篇小說》即日起由印刻接手,由印刻文學總編輯初安民親自主編,明年二月第五期可以如期出刊。

 初安民坦言,現在文學出版不景氣,接下《短篇小說》是一個「巨大而困難」的決定,但他對《短篇小說》的創刊理念相當認同。「我自問,如果是我,敢不敢辦這樣的雜誌?答案是不敢。既然有人勇敢地辦了,為了不要讓美好的東西消失,我決定讓它生存下來。」

 由於《短篇小說》原主編傅月庵已請辭,目前初安民將親自接掌主編工作,第五期先維持原有形式,以台灣及海外華文作家為邀稿對象;第六期後會漸有調整,規畫增加投稿作品的比例,並設置「短篇小說獎」,從刊登過的作品中評選得主。

 「台灣的文學雜誌,《聯合文學》創辦十八年後,有了《印刻》雜誌,再十年之後,又有了《短篇小說》雜誌。但在文學長河中,台灣僅有這三本是遠遠不夠的。」初安民表示,長篇小說可遇不可求,且可直接出版,而大部分作家都是從短篇出發的,其實短篇小說的形式比長篇更難,不論是對作者或對讀者來說,期望這一本雜誌都會對台灣的文學提升有所幫助。

 外界對《短篇小說》提供創作發表的園地肯定,但這本刊物發行至今,也有不少讀者提出「不是每一篇都好看」的批評。如何維持每一期十篇全都精彩,確實是雜誌最大難度。初安民說:「我珍惜的是作者,信仰的是讀者,我會全面一起考慮。」

 初安民身是詩人暨資深文學編輯,旗下有印刻出版社與《印刻文學誌》月刊,對華文文壇相當熟稔,外界對他接掌《短篇小說》多樂觀其成。《短篇小說》原發行人詹偉雄也透露,初安民是他心中買主第一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