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戲院生活圖像

分類:藝術文化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09/12/23   編輯部 報導

邱坤良:戲院生活圖像

今日登場:邱坤良
 

出現在不同時空的台灣大眾文化往往絢爛奪目,深入人心;另方面,卻又經常輕薄如逐水桃花,不旋踵杳無蹤影,彷彿從未發生過一般。

創立於一九二四年初的永樂座,是大稻埕富商陳天來家族產業,兼演戲曲、新劇與電影。台灣近代戲劇史幾場重要演出,如厚生演劇研究會的《閹雞》、《高砂館》就在此發生。永樂座戰後改名永樂戲院,如果延續到現代,絕對被列為重要歷史建物。可惜已於一九七○年代結束營業,戲院歷史以及空間記憶也迅速被遺忘,除了老報紙(如台灣日日新報)還有戲院的點點滴滴,幾乎未曾留下任何文物。

幾年前我因研究永樂座,與陳天來之孫、陳清波之子陳守仁極為熟稔,也曾拜訪過《閹雞》、《高砂館》導演林摶秋,以及戰後在這家戲院連演多年的顧劇團演員,卻連一張戲院外觀的照片都遍尋不獲。反倒是一位出生於一九三二年,幼年在迪化街長大的游塗樹先生,若干年前曾中風,以繪畫復健,憑著驚人的記憶力與意志力,勾畫出色彩強烈的大稻埕風情畫,其中一幅永樂座圖,成為我蒐集到唯一、也最感動的戲院圖像。

游先生「具體」告訴我:永樂座建築主體是鋼筋結構,外壁貼有磁磚,門面寬約卅至卅五公尺,深五十五至六十公尺。戲院正面牆上吊掛三盞燈,入口旁有小雜貨店與攤販,門前迪化街四十六巷,戲院停業後被打通,連接西寧北路。戲院後面大水溝面對港町「全祥茶莊」倉庫,後牆有三道垃圾收集甬道出口。說到這裡,游先生既得意又歹勢地說,他小時候經常循垃圾甬道潛入戲院看白戲…。

游先生傳達的是台灣人傳統的戲院生活,每個城鎮、甚至村里都有戲院,不僅做為戲劇、歌舞或電影演出,也是地方建築地標兼文化中心,學校遊藝會、里民大會,甚至選舉投開票都在這裡舉行。這些社教功能今日都有專門機構或場所,唯獨做為民眾生活的表演空間,仍難找到相同功能的替代品。

當年的戲院如何風光?只要想像經濟尚未「起飛」,表演場所娛樂稅抽得又重(百分之卅至六十)的一九五○、六○年代,數百個表演團體同時在各地戲院演出可見一斑。戲院、劇團的經營完全靠票房,買票看戲看電影是不分階級、族群、性別的共同記憶。劇團大約十天一個檔期,戲碼日夜不同,像武俠連續劇般節奏快速、高潮迭起。戲院放映電影也與現代多廳型的小電影館不同,有一種看「影戲」的庶民趣味。當年的戲院既是男女約會的最佳場所,也是闔家觀賞、鄰里休閒的娛樂中心。

當下的年輕可能人熟悉現代電影院、戲劇院,卻未必知道戲院,連父母有戲院經驗的人,也愈來愈少了。不出幾年,這個名詞也許只聽阿公、阿嬤說過:「年輕時曾經在戲院約會。」不過,這大概也要「祖父母節」正式成為國定假日,老人家較有機會跟兒孫輩話說當年,戲院故事才可能成為家族傳說之一。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09/12/2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