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網 ® 中華藝術網facebook
2025/05/04 星期日
藝術音樂
藝術影星
藝術歌星
藝術文化
藝術設計
藝術表演
藝術公益
藝術國際
藝術家
圖書雜誌
藝術FB
設為首頁宗旨會員與我們聯絡訂閱電子報加入我的最愛
文化創意 藝術表演 電影 視覺藝術 油畫 藝術管理 藝術出版 JOSS健康 藝術數位學院
快速搜尋
地區
月份
分類選項
 

  欣賞在地人文藝術 高美館展出下港畫家張金發生命之作    2013/01/26~2013/05/05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更新日期:2013/01/26 00:59:53
 

欣賞在地人文藝術 高美館展出下港畫家張金發生命之作

.NOWnews – 2013年1月25日

賴維玫/高雄報導

高美館之年度美術高雄研究展於1月26日推出「下港畫家—張金發創作研究展」,展覽時間自民國102年1月26日起至5月5日於高美館三樓301-302展覽室展出。

本次展出高雄在地畫家張金發,1934年生於高雄苓雅寮港口,為前輩畫家劉啟祥之入室弟子,早期的作品風格深受其影響,之後陸續發展出原住民題材之創作風格,刻劃著細膩的人文情懷,並屢獲各類美術展覽會之榮耀獎項,九0年後更遠赴印度、喀什米爾、尼泊爾等國家,捕捉科技文明中已逐漸消失的人性溫暖。

1998年張金發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在休養期間的創作則轉為自身描繪,及自然靈妙與宇宙大地關係之探索。綜覽他一生以藝術創作為志業,但仍不遺餘力的為高雄美術教育推廣站上前線,1968年他掌起「南部展」的大旗,直至1998年卸任,三十年間執著不悔的付出,培育後學,功勞甚巨。

本次策展概分五個軸線:一、原住民創作系列,具有樸拙意趣的結實矮壯人物,粗獷中帶有鄉土泥味,如《獵舞》、《謳歌》等;二、人文關懷系列,描寫農家甘苦的田園曲,如《牧笛》、《農家樂》;三、更性情的嘗試表現,藉由音樂或舞蹈的演奏形式來歌頌愉悅的人生畫面,如《生之頌》、《三仙台之戀》;四、自我刻畫的描繪,以自畫「變形」的臉龐,來宣洩化療期間的病痛;五、晚期之創作,以描景來表達天地人及生命無常等哲學觀的創作,如《海之祭》、《打狗風雲》等。

以上創作歷程均可見到他不斷突破解放,嘗試對造形、色彩、構圖等元素之發展經營。張金發曾說道:「當畫家跳出畫家的範疇之後,角色已成無所不思的哲學家,畫本身不再只是「圖像」,而是各種形式自藝術的化身,可以為詩、為文、為樂」。

遺憾的是本展覽在籌展期間,張金發於2012年11月20日溘然長逝,高美館感念畫家於2011年捐贈一生珍藏〈避邪〉等14件作品,將其創作視為公共文化財與大眾分享,展現在地藝術家對社會的無私精神,特策畫此創作研究展,讓觀眾了解前輩藝術家張金發的學習精神及藝業成果,並期待藝術界朋友及藝文的愛好者共襄盛舉。

. . .



備註 :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