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字戀狂」 譜寫漢字交響樂

分類:產業




【經濟日報╱吳仁麟】 2012.12.24

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文杉強調,「字得其樂」計畫除了呼應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精神,關注正體字的推廣和發展,更將推出各項具體行動。

 

 

記者陳柏亨/攝影

在聯合報系的支持下,一群來自文創與科技業的同好成立了「字得其樂」社群平台,以推廣正體字為共同的願景。

日前,這群戲稱自己為「字戀狂」的熱愛文字人士,還特別舉辦了一次「字戀狂的交響詩」活動,邀請到三位資深的字戀狂來分享自己的與文字的多年愛戀。他們分別是:「練字」30多年的書法家張炳煌、「煉字」30多年的日星鑄字行負責人張介冠,以及「戀字」30年的開放康熙字典總編輯王志攀。這三個男人共同把一世紀的青春歲月獻給了中文字,也為台灣累積了傲世的文化資產。

「字得其樂」計畫主持人、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文杉特別為這次的活動致詞,他表示,這次的活動除了向三位老師致敬,感謝他們對中文字的貢獻。也希望透過他們的帶領,讓更多人能親近並精練中文字,進而讓更多人來使用正體中文字。

字得其樂計畫

推廣正體中文

王文杉指出,當兩岸交流一天比一天密切,中文正體字的價值就更被珍惜。當一個國家社會愈富強,就愈會以自己的傳統文化為傲,而中文正體字正是中華文化最核心的資產。幾千年來,炎黃子孫歷代所累積的智慧都是由正體字所記錄下來。

多年以來,台灣保留了正體字的精華,這也是未來台灣在進行兩岸溝通時最珍貴的資源,因為兩岸中華子孫的智慧和情感都在正體字裡,而台灣正像一個保護正體字的大寶庫。

在「字戀狂的交響詩」活動中,三位資深的文字達人也分享台灣多年來在保存中文正體字的重大成就,比如:「康熙字典的數位化與公共化」:《康熙字典》成書於清康熙55年(西元171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裡面記載4萬7,038個漢字,是目前追溯漢字形音義最重要的素材之一。然而,康熙字典一直沒有統一的版本,內容也落差甚大。經過光緒年間的校對與之後日本學者的校對,總共發現有上萬個錯誤。

經過16年的整理之後,王志攀以極有限的資源完成了康熙字典的校正與數位化,並在企業家邵作俊的贊助下,把這些努力的成果免費對全世界開放,也為保存中文正體字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保存正體活版鉛字」:日星鑄字行是全台灣最後一家鑄字行,除了保存數十萬字的鉛字,也保存了價值難以估量的鑄字銅模。

日星鑄字行已經是台北最耀眼的文化地標之一,儘管委身在太原路的小巷裡,天天仍有愛戀文字的同好來造訪或買鉛字。

三位文字達人

文化成就傲人

練字30多年的張炳煌仍然如同過去每一天那樣一筆一畫的書寫人生。他說,書法讓他感受也創造生命。

記者陳柏亨/攝影

日星鑄字行的負責人張介冠說,電腦字形代表的是規格化、機械化的資訊時代風格,而鉛字則是充滿人文傳統的。因為在造字時,師傅依照手寫力道的變化,針對字體線條,做相應的調整,字體看上去雖然工整,卻在細節處有許多令人驚喜的小意外。這些「不完美」、「不規則」之處,正代表生命之獨特性。

張介冠意識到,要讓這分感動延續到後代字孫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保存起來,甚至建立一個鉛字與活版印刷的博物館。於是日星鑄字行開始更新模式,從生產鉛字的工廠,要轉型為推廣、保存鉛字活版印刷文化的中心。近年來他四處奔走,就是為了要把價值極為珍貴的字體,用數位化的方式復刻保存。

「推廣正體書法的教育工作」:被譽為「書法先生」的張炳煌老師在書法世界裡一寫就是30多年,而他在電視裡寫「每日一字」一寫就是17年。

現在的他,除了每天仍不斷練字,更致力於推廣書法教育,他說,最大的心願是看到各級學校的課程裡都有書法課,讓台灣成為一個人人寫書法的社會。

多年前,當電腦打字剛開始風行時,書法的市場也一下子蕭條,愈來愈少人練字寫書法,張炳煌曾經有一陣子非常不接受這樣的事實。但後來他認為,利用科技也許可以為書法注入新生命,於是與科技人聯手研究出數位化的書法系統。從2000年開始研究,過了五、六年,開發出e筆書寫系統,可模擬書法,甚至國畫。

這套系統用電腦教室練字,再用毛筆寫出來。未來他還會建立漢字DNA資料庫,將所有筆跡記錄下來。

文字是知識的磚頭,也是溝通的基礎,一個社會的靈魂品質也往往等於人民的文字素養。

所以,當我們把整個社會的文字程度提升到某個水平,自然也會帶動社會發展。相信在這三位字戀狂的影響下,未來會有更多的「字戀狂」投入正體字的推廣工作,為台灣創造更多精彩豐厚的文化資產。

【2012/12/24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