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成:芝麻開門—尋找文創產業的咒語

分類:藝術文化




聯合報╱羅智成

來自丹麥的設計師在台上談椅子的設計。主要的內容有點像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的創作歷程,相當有趣。聽說現場有六種語言的同步翻譯;又聽說設計師其實是俄國人。香港的BODW(設計營商周)適逢十周年的慶典,顯得更豐盛、更國際化。短短幾天裏我們幾乎被各式視覺盛宴與創意言談所吞沒。

在台灣,我們談論「文創產業」,總覺得像是在談論某個還沒到來—至少重頭戲還沒到來的事件,但事實上我們早在它的洪流裏。

文化創意產業不像數位產業或其他新興產業,通常來自於技術創新或材料創新。它更像是用「文化」、「創意」或「內容」等概念將既有產業重新歸類或「再範疇」的一個舉措。

這個新範疇包括了傳統的文化產業,和以文創為主要加值方式的產業。兩者都以創作為主要生產方式,本質上其實相當不同。但它們都早已存在,也愈來愈豐富多元,愈來愈重要。各國政府競相把它們兜在一起,應該是體認到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決定更賣力去扶植、發展的一種宣示。

因此要掌握這個領域的眉角,重點不在於它的專業技術,而是去深切了解:為什麼這個時代,所謂「文創」產業或元素對於我們的生活甚至其他領域愈來愈重要。

「文創」愈來愈重要,是因為人類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實現方式大量增加,原先來自想像、道德與技術的束縛大幅降低,「消費」想像已主導了文明的發展。

在「現世人本主義」的氛圍下,當前世界似乎已沒有什麼對象或價值是高過人類本身的,人就是他一切行為最終極的目的。在資本主義「以巿場換算價值」的公式裏,作為「消費者」或「選民」(政治消費者)則是人類最重要的存在身分。我們的經濟甚至其他各種活動,都是圍繞在「如何創造並滿足消費者對現世美好生活的想像」上。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包括:自由自在、資源充裕、安全便利、賞心悅目、盡興娛樂、健康活躍、享受安逸、紓解壓力、感情支持、豐富體驗、強化自我、社會認同等;更希望獲得滿足的方式盡可能簡單(例如購買)、不花時間、減少代價。

人類追求的事就形成了價值。而文化創意原本就是我們運用官能刺激來表達態度、創造價值、探索價值的,它最有能力呼應或滿足上述的,各種生活層次無止境的需求或渴望。因此「文化創意產業」被標舉出來,更後頭的訊息是:從此,所有事業都需要更積極、精確地去了解、掌握人們渴望的價值與感受,都需要引入或善用文創元素。

這樣說來,我們急著要做的,似乎不是去教文化創意人如何做生意,而是趕緊教我們的企業家、科學家、投資者、政府官員或所有人,去了解文化創意的知識與重要性,並善用它。不過目前的分工顯示我們社會的認知似乎仍停留在:「文化創意」就是少數文化創意人的特異功能或特殊場域,並非企業經營的通識—任何經濟專家、官員或企業家對此無知,絲毫不覺會減損其專業能力。

我相信,以創作者個人態度為產品的「文化產業」和用文創元素來加值的產業將在下一波的探討中被區隔開來。而善用文創元素的更多事業未來都將擴大文創產業的陣容。目前就有些未納入文創的產業其實比某些文創產業更有創意、更有文化,或更文創產業—你不能說你是阿里巴巴,寶庫就會為你開門。知道咒語的人自然能進來。想知道咒語就得加入強盜幫夥,或偷聽偷學。我聽到的咒語是…

(作者為作家、詩人)

 

【2013/02/02 聯合報】

主持人:羅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