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的遺產 在東京國立博物館

分類:藝術文化




 書聖的遺產 在東京國立博物館

‧新鮮日本 2013/02/23

目前,正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的「《書聖王羲之》特別展」也是日本首次大規模的「書聖」王羲之(西元303年-361年)相關展覽。

【文/《新鲜日本》主编 野島剛】

 目前,正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的「《書聖王羲之》特別展」也是日本首次大規模的「書聖」王羲之(西元303年-361年)相關展覽。相信對所有王羲之的愛好者來說,這都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本次特別展的最大看點在於,首次公開的唐代王羲之臨摹本〈大報帖〉。該摹本長25.7公分、寬10.1公分,共計3行24字,其使用的是唐代的一種特殊紙,又稱為「縱簾紙」。幕府末期,該摹本曾一度被認為是日本平安時期書法家小野道風的作品。在展出之前,經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各界權威專家鑒定,判斷該作品應為王羲之的書法摹本。

〈大報帖〉是「斷簡」,屬於書信或日記的一部分。上一次在日本發現的王羲之唐代摹本,是40年前的〈妹至帖〉。〈大報帖〉與〈妹至帖〉在字體、紙質上都極為相似,因此許多書法愛好者一致認為這兩個作品很可能出自同一部文書。東京國立博物館對此表示,今後將有待進一步調查。

 

 學界普遍認為,王羲之的真跡早已於戰亂中佚失。現存被認為最接近王羲之真跡的是唐代的臨摹本,又稱為「唐摹」。而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中的國寶「快雪時晴帖」,就是王羲之的唐摹之一。

 

 而臨摹的手法又以先描繪字體輪廓,再填上墨色的「雙鉤填墨法」最能準確地寫出與真跡相同的字體,因此在當時的唐代宮廷中十分盛行。以雙鉤填墨法臨摹的唐摹,在全世界僅存不到十幅。而在本次展覽中,就展出了新發現的〈大報帖〉,以及國寶級藏品〈孔侍中帖〉、〈行禳帖〉、〈喪亂帖〉、〈妹至帖〉共五幅唐摹,其規模可謂空前。

 本次展覽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書聖書法原貌」,藉由展示上述唐摹名作及宋代拓本以呈現王羲之的書法神韻。第二部分為「百花齊放 蘭亭序」,展出了現存各式蘭亭序的摹本、拓本等。王羲之曾與41位好友齊聚蘭亭,以詩抒懷,並輯為《蘭亭集》。興致大好的王羲之更當場揮豪作序,即頗負盛名的〈蘭亭集序〉。據說王羲之曾告訴子孫〈蘭亭集序〉為其畢生傑作,歷代書法家也都尊其為「天下第一行書」。而〈蘭亭集序〉真跡也一直被王氏後代所珍藏,後因種種原因輾轉落入唐太宗李世民之手。唐太宗愛不釋手,臨死之際更下命要以〈蘭亭集序〉殉葬,後世因此無緣見其真容。展覽的第三部分「繼承和發展」則是透過展示歐陽詢、蘇軾、趙孟頫、董其昌、王鐸、吳昌碩等歷代書法名家作品,以呈現王羲之對後世書法的深遠影響。

 

 1700年前的書法家為何直到今日仍受到後人的瞻仰,並爭相仿傚?相信透過這個特別展能讓大家找到答案。

 

 【更多內容請見《新鮮日本》0220新鮮日本電子雜誌】

 

主持人: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