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全國首個純知識產權貸款產品“智融寶”助科企融資近億元

分類:兩岸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7/05/10   編輯部 報導

北京日報:全國首個純知識產權貸款產品“智融寶”助科企融資近億元

2017-05-09 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日報原標題:全國首個純知識產權貸款服務助科企融資近億元)

     記者 孫奇茹

記者從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IP”)獲悉,截至4月26日,由本市發起的全國首個以知識產權質押為唯一擔保的貸款服務“智融寶”已實現放貸總額近1億元,為約30家科技型、輕資產中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其中超三成企業都是第一次獲得銀行信用類貸款。

“像我們這樣的科技型企業,最值錢的資產就是我們的科技創新能力了,具體體現出來就是專利、著作權這樣的知識產權,可是如果自己拿著這些東西去銀行貸款,根本拿不到錢。 ”智云達科技財務總監梁立爭說。

知識產權融資為什麼這麼難?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識產權存在評估難、處置難、變現難的“三難”問題,長期以來難以逾越。首先,知識產權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資產,其價值變動性較高,評估難。其次是處置難,缺乏完善的二級交易市場,銀行也沒有化解風險的能力。第三是變現難。因此,銀行的風險防控要求與中小科技企業的無形資產融資需求產生了似乎難以彌合的衝突。

就在不久前,讓梁立爭和同事們意外的是,他所在的智云達科技竟以7項知識產權為質押,成功獲得了500萬元的純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在這一模式下,銀行負責提供“智融寶”貸款資金,北京IP負責“智融寶”貸款風險的處置,評估公司負責知識產權評估。由於具備知識產權運營的專業背景,北京IP能夠推動三方“以投資的眼光”評價企業的知識產權價值和發展潛力。 2016年11月,在海淀區政府的支持下,中關村核心區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處置資金池設立,資金池首期資金規模為4000萬元,政府、國企都加入到了與科技企業共擔風險的行列中。

“假如企業還不上銀行的錢,風險處置資金池會為企業進行墊付,債權隨即轉移到我們這裡。如果企業在我們的各種服務推動下還是還不上錢,我們才會對其知識產權進行交易等處置。”北京IP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整個過程中,“知識產權運營”與“知識產權融資”緊密結合,科技企業如果因為特殊原因一時難以具備償還能力,北京IP並不會急於將其知識產權進行處置,而是會通過引入投融資、社會投資基金、知識產權運營等一系列服務,幫助企業改善運營情況。在這些服務的助推下,如果企業仍然難以為繼,才會對其知識產權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