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酒館創作 薩洛演奏「屋頂上的牛」

分類:音樂




  • 2012-11-16 01:16
  • 中國時報
  • 【邱祖胤/台北報導】

     古典音樂也可以存在酒館裡。一九二○年代的巴黎,有一個名叫「屋頂上的牛」的小酒館,是拉威爾、蓋希文、米堯、杜賽特等音樂家最愛來的地方,他們不只來這裡喝酒、聊八卦,更親自上陣玩音樂,並留下許多作品。法國中生代鋼琴家薩洛(Alexandre Tharaud)特別找到這些音樂親自演奏,專輯近期在全球發行。

 

     這家位在在巴黎第八區的小酒館已有百年歷史,目前以餐廳的形式持續經營。當初之所以命名為「屋頂上的牛」,是取自作曲家米堯的同名管弦樂作品,曲子是他前往巴西旅行時所創作,充滿森巴舞的節奏,但音樂的靈感,其實來自酒館另一位常客作曲家考克多(Jean Cocteau)。

     薩洛表示,「屋頂上的牛」不只是家酒館,更因老闆喜歡音樂,廣交作曲家好友,准許他們在酒館裡放肆飆音樂,這些好手就更加喜歡來到這裡。當年考克多根本就是天天都來酒館報到,不但自己擔任鼓手,還為演奏的音樂家伴奏,考克多儼然就是「屋頂上的牛」的代言人。

     薩洛表示,當初如果沒有這家酒館,法國音樂應該會走上不同的道路。當時法國音樂圈流行「來牛一下」(faire le boeuf)這個詞,意思是一起來玩音樂,就是受到這家酒館的影響。而音樂家們在這裡大膽玩音樂,作各種實驗,毫無成見的融合古典、爵士及世界各地的音樂,為樂壇投入龐大的創作能量。

     薩洛一九六八年生於法國,父親是歌劇院音樂總監,五歲開學鋼琴,十四歲就開屢屢在國際大賽獲獎,更成為唱片大廠EMI的簽約藝人。他的音色晶瑩剔透且優雅,在樂壇闖出名號,尤其擅長巴哈、蕭邦、舒伯特及法國作曲家的作品。

     薩洛表示,過去他多半演出及錄音單一演奏家作品,這次投入「屋頂上的牛」,是想像他祖父的年代,「我祖父是小提琴家,是巴黎科隆管弦樂團的團員,當年經常到酒館混,是他告訴我酒館裡的一切。」

     薩洛花了許多時間研究、抄譜,終於讓這些當年曾在酒館裡演出的音樂重現江湖。專輯包括了拉威爾《五點鐘》,難以想像這位以精準聞名的管弦大師,竟描摹出醉漢喝醉打嗝及搖搖晃晃的糗態,午後五點正是酒館開張的快樂時光。

     杜塞特《蕭邦幻想曲》融合了蕭邦多首圓舞無及音樂片段,以爵士樂呈現,想像蕭邦在夜店狂歡的模樣。還有蓋西文的《我為什麼這樣愛你》,則以雙鋼琴描寫城市男女在愛戀中追逐的俏皮氛圍。


主持人:薩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