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唯願作品抵得上牛肉

分類:藝術家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3/01/05   編輯部 報導

2007年09月04日   文匯報

吳冠中在作畫(資料圖片)

本報日前報道了《吳冠中全集》出版的消息。在為全集出版舉行的吳冠中藝術研討會上,許多專家給了吳冠中很多讚美之語,但其對此看得很淡,他的心願讓所有與會者感到意外:“唯願一生的作品能抵得上牛肉!”

他說:“我長期寫生水田。有一次從水田中觀望四周田埂線的組織,很入畫。我脫掉鞋站在水田中構思,感到站著所見不如坐下所見更稠密,但水田裏無法坐下,情急中便蹲著畫,一味追求感受,顧不上久蹲之累。一條水牛在我近旁來回耙田,我突然感到它的耕耘與我的工作同工同職。它一生只是耕耘,待老了,人吃它的肉,將其皮制革,它奉獻了全部所有。我老了肉不能吃,是廢物,唯願一生的作品能抵得上牛肉。是肉是垃圾,正待專家們、大眾們鑒評。”

遍嘗世間苦樂

看到自己的全集出版,吳冠中的心情遠非“欣慰”兩字所能概括,而是“手撫滄桑,辛、辣、酸、甜,遍嘗世間苦樂”。

吳冠中坦言曾“一度沉湎故國傳統,一度拜倒西方現代藝術”。早年留學法國研習繪畫之後,他並沒有選擇留在這座公認的世界藝術之都,“雖然在巴黎也可以開花、結果,但我是麥子,我的位置是在故鄉的麥田裏”。

吳冠中將東西方優秀藝術看作是“啞巴夫妻,語言不通,但愛情是甜蜜的”。他長年積極探索與實踐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創造性地將西方的形式美與中國傳統審美中的意境美進行有機結合,構成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自然——形韻”新體係。他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曾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最高文藝勳位。《吳冠中全集》中文版推出之前,英文版已經通過法蘭克福書展行銷東南亞。

作出新的探索

吳冠中在88高齡之際依舊“高產”,僅去年一年就創作了將近60幅作品。難怪出席研討會的眾多美術評論家一致認為:雖然湖南美術出版社操作《吳冠中全集》頗具前瞻眼光,但“《吳冠中全集》還沒有全”。

雖說因為體力、精力有限,老人已經不常創作大畫,但他的創作靈感一刻都沒有停歇。近年來,他樂此不疲地耕耘著“漢字田園”——“中國的漢字很美,美在它的形態,也美在它的內涵。我想根據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通過形、色、線、黑、白、灰,把美麗的漢字‘畫’出來。”

藝術批評家翟墨認為:“一個藝術家是不是老了有一個標志,那就是愛惜自己的名譽而故步自封不再前進。但吳冠中不是這樣的藝術家,他提出新的看法,作出新的藝術探索,引起新的爭論。他比年輕人都活躍。”“藝術的密碼便是像孩子一樣充滿創造的天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人的藝術密碼會逐漸消逝,但真正的藝術家永遠不會把它們丟失。所以說,吳冠中老了,也小了。不管大家怎麼看,他只尊重內心深處的天性。”

藝術審美最關鍵

有人讓吳冠中談談“成功”的原因,他說,“唯一的方法就是進‘修道院’。”幾十年的“修道”,讓他悟出這樣的道理:“技”與“藝”隔著思想的海洋;繪畫是“技”,美術才是“藝”,不能把繪畫混同于美術;掌握了“技”,你只能是個畫匠,有了“藝”,你才是畫家;很多人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都能掌握“技”,但唯有一生追求不斷,才能具備“藝”。他感慨:“我發現,過去把很多時間都浪費在畫功上了,其實,藝術審美才是最關鍵的。”

吳冠中毫不掩飾對美術教育的擔憂:不少人學美術,是因為美術專業對文化課要求不高,學美術能完成上大學的夢想。美術院校現在招的人也越來越多,“其實,真正適合學美術的人是很少的。一定要有靈感、想法、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畢竟,‘手’是靠‘腦子’來指揮的。”他認為,真正有才情的藝術家要達到一定的藝術高度,還不能被經濟利益和所謂的市場潮流左右,必須要尊重內心的藝術表達需要。(江勝信)

主持人:吳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