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從當代藝術裡,找到對文化的自信

分類:藝術文化




我們可從當代藝術裡,找到對文化的自信

‧當代藝術新聞 2012/09/17

截稿前夕,收到郵件捎來成都【視界‧新都紀】展覽熱烈迴響的消息。突然間;也不曉得應該高興還是不開心,內心竟然有股揮之不去的憂心忡忡。

【撰文/鄭乃銘】

截稿前夕,收到郵件捎來成都【視界‧新都紀】展覽熱烈迴響的消息。突然間;也不曉得應該高興還是不開心,內心竟然有股揮之不去的憂心忡忡。

這個暑假好生詭異。突然,在不同城市、大或小展覽空間,相繼推出新世代藝術家展覽。尤其,展覽內容有更多指向是在於80後藝術家的關注。我一方面對於當代藝術展覽在暑假蔚為風潮感到雀躍,但卻有更深一層的憂慮是對於若干展覽的本身,如此急切地把80後就交到市場來等待秤斤論兩,真的好害怕80後會像70後世代一樣,快速地被人工催熟也快速被消費。如果,我們對待新世代藝術家的態度,始終都還是停留在像面對生產線大量製造的商品一樣,那麼;這個環境又如何能被期待有對文化的自信呢?又如何能夠讓新世代藝術家把真正的自信寫進創作裡面去呢?又如何告訴80後藝術家;藝術這條路是個拚耐力賽的長跑,需要的是穩定、而非賣弄的激情?

自信,不應該只是一種建立在對內在的敷衍、對外在建立於一種文化風格的抄襲。 畢竟,自信並非是把自卑或自大拿來極大化,而是來自於自己的覺知與如何從經驗來整理出內涵。

有人問台灣《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何以要編〈九歌〉?林懷民對此提問感到困惑與不解。因為,對林懷民來說,當你身處在一個有文化自信的國家,你也自然就能從這個地方的當代藝術裡;看到了對文化的自信。〈九歌〉當然有其歷史的軸承,但是歷史應該是個活體,而不應當被視為腐體。作為一個現代人,當然可以從文化的厚度再想辦法增添自己的高度。只是,處在這樣一個高度制化規格的全球通路底下,現代人其實很懶得花費心神去多體察自身文化與異文化的多層次,旅遊;不是為了體驗異文化,是要在臉書上打卡、是炫富,而不是為了要來思想。一旦你習慣只採用制化規格的網路思維,那麼;何來對文化的自信?何來對自己思辨能力的自信呢?

【未來的力量】是這個月的大專題。中央美院美術館推出的【亞現象 中國青年藝術家生態報告】展覽,是製作本月專題的主要動機之一。編輯部動用不同城市的採訪人員來作訪視,結果我竟發現為數不少的受訪者幾乎沒有給這個展覽有太正面的評價,同樣也對另外兩個以年輕世代藝術家為主的大聯展諸多負面看法。我喜歡看不同意見的表述,因為這動搖不了事件的本質。但如果從【亞現象】這個展覽的本質性來講,我還是覺得應該受到肯定。我徹底受夠了中國當代藝術每每被拿個磅秤來衡量價值的作風,因為這個慣性嚴重破壞當代藝術背後理當受到正視的創作本質,甚至被漠視當代藝術所衍發出對於時代載體的紀錄。中國當代藝術環境,10年來始終扮演顛倒生態倫理的角色。似乎一定得要市場出現彩虹,才要開始去了解為何會有彩虹,而不是本來就清楚知悉在如何天候之下勢必會出現彩虹的本質性。如果今天我們對80後的新生代藝術家,能提供一個常軌性生態環境來養成,並透過田野調查的訪視,慢慢梳理出環境如何塑造藝術家?藝術家對環境的自信到底又在哪裡?進而讓我們能夠去理解該如何來透過新世代藝術家作品,看到或體察到他們未來的力量在哪裡!

新世代藝術家本來就屬於尚在發生的社會現象,我們事實上並不能過度武斷去裁奪他們勢必的未來。因為,我們充其量只是他們藉著要發射出去的弓;我們並不是那個搭在滿弓上的箭,這支箭是否能到達靶心,弓;只能作為「助跑」卻不能代為到達靶心。而我們何苦故意調鬆弓弦,讓箭尚未發射;就墬落在起跑點!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2年9月號】

 

主持人:鄭乃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