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研

分類:學術




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研究-以台北縣藝術與人文十八條學習路線之「海山線」為例

指導教授:葉忠達

本研究嘗試運用台北縣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站,對所屬各地區特色所規劃的十八條學習路線中之「海山線」內容,融入學校本位課程,於國小五年級實施課程教學實驗研究,以了解其所規畫的學習路線課程設計與教學適用性,以供未來實際教學參考。
本研究之目的有三,分別為第一、分析「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內涵。第二、探討國小五年級應用台北縣「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站所規劃的十八條學習路線中的「海山線」課程與教學適用性。第三、探討國小五年級應用台北縣「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站所規劃的十八條學習路線中的「海山線」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經過文獻分析與行動研究後,提出以下結論:
一、「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內涵:第一、後現代主義對藝術教育的影響。第二、課程目標中「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內涵。第三、教材內容中「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內涵。
二、運用台北縣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站中「海山線」社區資源的課程設計實施結果與檢討:第一、學生學習成果達預期目標。第二、各單元內容課程設計符合「海山線」社區資源規畫,教學活動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學習評量亦能符合多元評量原則。
三、台北縣「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站所規劃的十八條學習路線中的「海山線」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研究者經教學研究後整理出運用「海山線」社區資源課程設計方法如下:第一、調查「海山線」社區資源,選擇教學主題。第二、確立教學目標,融入學校本位課程。第三、規畫教學活動。第四、進行教學活動。第五、實施多元評量。第六、教學檢討與修正。


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研

主辦單位:指導教授:葉忠達
主持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吳啟棠

Copyright © 中華藝術網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