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之研究-以桃園市檜稽地區為例
分類:學術
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之研究-以桃園市檜稽地區為例
指導教授:葉俊顯
探討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之內涵與課程規劃。並進行教學實驗研究,以了解教學實施的情況,作為日後在教學上之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採用文獻探討、教學實驗、訪談法、觀察法、行動研究等方法完成。研究者設計鄉土文化在視覺藝術教學中運用,編寫設計六年級之教學活動,擬透過實際教學的驗証,加以修正,使此研究更臻於完善。綜合歸納分析得到以下三點研究結果:
一、鄉土視覺藝術教育的目的是由了解並認識鄉土藝術到欣賞並享受鄉土藝術,再到願意參與並關懷鄉土藝術的傳承之能力。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不是指那些傳統技藝、繪畫的再現,更不是解成人的鄉愁教育。而是找尋一個能夠適合台灣現況的鄉土視覺藝術教育。
二、適當的鄉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步驟為:
(一) 探索和調查鄉土教材資源
(二) 選擇適合的教學主題
(三) 規劃教學活動
(四) 實施教學活動
(五)進行多元的評量
三、在國小實施鄉土視覺藝術教育課程,對學生有正面且良好的影響。經由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有助學生建構知識
(二)提供學生寬廣創作空間
(三)引發高度學習興趣
(四)課程具多科統整性
(五) 課程可統整社區的整體資源
(六) 達到藝術生活化的理想目標
(七)助於學生導正偏差觀念,重新培養人文素養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課程設計與實施方面、對教師方面、對學校行政配合方面、對未來研究方面提出建議:
一、課程設計與實施方面
(一)教師需要採用不同的、適當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評量可採多元化與多樣性
二、對教學工作者之建議
(一)教師應具有省察的能力
(二)教師應具有專業成長的能力
(三)教師應具有掌握時間的能力
(四)教師應具備教學媒體的操作能力
三、對學校行政配合之建議
(一)教學環境應有足夠的教學資源供教學者使用
(二)提供教師進修、教學心得分享等研習活動
(三)協助教師協同教學之研究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可擴大研究對象延伸推展到全部年級,亦可以針對兩班或多班的學生來作比對性的教學研究。
(二)可擴大面向將鄉土視覺藝術教育與現代科技做適切的接軌
鄉土視覺藝術教育之研究-以桃園市檜稽地區為例
主持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邱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