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品行

分類:藝術文化




【撰文/王曉松】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人們都非常熟悉這句來自語文課本上司馬光的名言警句。如果我們用精神和物質兩分法來看待世界,藝術也可以分為奢華的享樂和貧窮的品味,而藝術家貧窮的生活和曲折的經歷則會為作品的氣質增添更多的傳奇色彩,雖然,心理對愉悅享樂的嚮往和對藝術的精神感知在根本上並不衝突。童蒙時候搖頭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或許是物質匱乏時代的積極解脫,但藝術在「藝術」之外還有自我的品行。

書生交情半張紙,中國藝術品的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和日常生活禮儀有關。重要藝術品總是在私人間展玩,不同時代中人的痕跡在流轉收藏也得以一次次保留下來,這種藝術和展示當然是極其奢侈的。相比資源壟斷,隨著大革命而來的法國開始走出一條公共收藏和展示的道路,「創作勞動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的要求,同樣促使藝術創作和收藏向公共領域轉變,更多的作品大量陳列展出在博物館、美術館,人們可以低成本地感受藝術的魅力。或許,藝術品從市場價值上就是奢侈品,古往今來莫不如此,據說當下相當比例的拍賣書畫都送進了官員的府邸。藝術家已經不滿足在藝術媒體上露面;刊登幾幅作品,而是希望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形象。連畫幾筆古代人物的都說自己搞的是思想的,畫畫只是小道,證據是家裡像小山似的堆積的錢增加不少煩惱!這樣的藝術家一方面私下看不起演藝界,另一方面對明星效益、大眾影響心生豔羨。挖空心思打進「上流社會」,連幫豔照的「攝影師」都成了藝術創作的合作對象。讓人享受生活是所有社會的目的和普通人工作的動力,但把藝術從內容到精神向作秀的演藝上貼,就有點兒匪夷所思了。藝術家之間談的不是藝術,而是作品價位的高低、衣著的品牌。藝術之外的東西太奢侈,就會削弱藝術的內容。

藝術家的問題,總歸是個人問題,但也並非是「個人問題」所能解釋得了得。而不當地消耗公共社會資源,就是社會問題了。文學界都特別感慨藝術界盛行的大畫冊,畫冊越來越厚,不知道要砍掉多少樹木。連藝術家自己都明白,在這些畫冊中,真正使用的寥寥無幾,大部分都從印刷廠轉一道手就送回了廢品收購站。至於說金銀銅鐵的請柬,更屢見不鮮。畫廊自不必多言,商業行銷,美術館也不甘落後,努力體現學術的體面,不如此就不能體現藝術別於常人的身份。這也是一個怪圈,藝術家一方面不願意讓人圈進來,另一方面又似乎心甘情願,不到30歲,畫冊做的就像生日蛋糕一般厚,不斷做偉大的總結。董其昌死了這麼多年,關於他的研究還不斷有新發現,倒是年輕這一代早早成了大師的蓋棺論定了。年輕藝術家,千萬別急於從眾。批評家的文章裡都是偉大,有時候想想自己都臉紅。明清時宣紙作為書畫用紙受到熱捧,徽、宣等地山上的檀樹被大肆砍伐剝皮造紙,水土流失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即使今天有封山育林有經濟林環保紙,而造紙業並未脫離嚴重污染,加上那些做大做強的藝術品,每每以誇張的奢侈浪費為榮,使當代藝術近年來逐漸沾染了官府藝術和江湖藝術的舊習氣,1980年代的出道的英雄藝術家,厚重的畫冊上一大部分是往日報紙的原版複印,不知是設計師為了賺取設計費還是藝術家僅僅為了畫冊的體面而加量,這些增加的部分,許多在內容上屬於可有可無。或者有人不以為然,都是有錢人的遊戲,拉動的是周邊經濟。我曾旁觀一個地方美術作品的評審,完全是烏合之眾的大堂會。標準如何?評審人有何資格?無人過問,一等獎和三等獎之間沒有差別。有人說,這是黨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如果全然不問效果,勞民傷財搞地搞這些無謂的藝術活動是否太奢了點兒?作品要運輸、要裝裱,還要一堆人花費時間揣測上意做「創作」,旁人若仍以此為學術標準,貽害更是無窮。

911之後,美國人特別開放美術館、博物館,讓藝術品為人們療傷。512大地震之後,書法藝術家朱永靈閉門抄寫網路留言、經文和《國殤》,焚燒後連同此界的哀思寄往往生的天國。藝術的特有性格展現了其他東西所沒有的力量,如果說藝術是奢侈的,應在於此。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1年12月號】

主持人:當代藝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