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拍前報導(上)

分類:藝術文化




【文/陳雲波】

 

香港蘇富比2012秋季拍賣會將於10月5日~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近年香港蘇富比不但拍品檔次高,而且專場包裝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展場設計、圖錄版面都別出心裁,成為業界學習模仿的對象。本屆蘇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分再度呈獻五個重要私人收藏專場,加計常設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及近現代中國書畫專場,千餘件精彩文物亦將再度震撼業界。現特舉數例介紹以饗讀者。

 

敦樸涵芳:胡惠春舊藏清代單色御瓷

 

胡惠春(1910~1993)是上海著名金融家胡筆江之子,他也克紹箕裘成為成功的銀行家。由於對中國陶瓷的喜愛,遂建構了以明清官窯瓷器為核心的廣大收藏。暫得樓是胡惠春為自己的收藏所起的堂號,「暫得」一詞取自王羲之〈蘭亭集序〉:「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表達了欣然而遇的內心喜悅。本次專拍中12組藏品,正是這位一代鑑藏家之遺珍瑰寶。其中清乾隆〈松石綠釉淺浮雕纏枝番蓮紋石榴尊〉一對,高21.5厘米,唇口外捲,形作如意蓮瓣,短頸碩腹,近足內斂,淺圈足,底刻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器身滿飾凸雕纏枝西番蓮,捲口掛如意紋,足脛環綴上仰蓮瓣紋一周。通體及底施松石綠釉,清朗悅目,成對罕見。此作曾經仇焱之收藏,遞藏史清晰難得。

 

妍澤凝輝:張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選萃

 

張永珍1932年生於上海古董世家,祖父張楫如以擅刻扇骨名聞一時,父親張仲英則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氣的古董商,與仇焱之等陶瓷收藏大家多有往來,其兄則是中外聞名的古董藏家張宗憲。張永珍自幼受家庭薰陶,對收藏一直頗有興趣,在銀行、石油業經營有成後,對瓷器收藏大舉布局,過去15年來蒐羅不少中國御製珍瓷,並在拍賣會上創下多項世界紀錄。2006年她以1.5億港元購得其兄的清乾隆〈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創下清朝瓷器拍賣世界紀錄。2010年又於香港蘇富比秋拍「戴潤齋清宮御瓷珍藏專拍」中,以2億5,266萬港元天價,拍下〈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改寫2005年倫敦佳士得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圖大罐〉所創下的1,568萬8,000英鎊世界紀錄,創下中國瓷器工藝品拍賣巔峰。

 

本次推出的清雍正〈青花礬紅水波雲龍紋折沿大盤〉,徑達47.2厘米,為近年最精美之青花礬紅佳例,盤心橙紅色的五爪龍騰躍於青花海濤之上,盤弧壁四龍行於卷雲紋之間,礬紅暈染細膩,表現出龍身漸層明暗之立體效果。礬紅是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的低溫釉上彩,青花礬紅是以鈷藍料於瓷胎素地上繪畫紋飾後,留下部分紋飾空地,施罩透明釉燒成青花後,再以礬紅彩於釉上繪畫紋飾二次燒成。配色類似青花釉裡紅,但因青、紅二色分開燒製,故色彩能控制得更為細緻。雍正時期有些青花釉裡紅燒造欠佳,釉裡紅發色過淡或過暗,為了補救,往往以礬紅彩、胭脂紫彩等釉上彩敷蓋於釉裡紅紋飾之上,二次入窯低溫燒成青花礬紅。此器2005年曾於香港蘇富比出現,當時成交價即高達1,972萬港元,今秋表現備受期待。

 

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之四

 

2011年春,全球藏家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蘇富比推出的瓷器專場「玫茵堂珍藏專拍」,這個被喻為世紀拍賣的專場,連同盤後成交額近7億港元,創下中國瓷器專拍的世界紀錄。

 

玫茵堂位於瑞士蘇黎世湖畔,這個優雅如詩的堂號,帶有花開遍地般的華美意象,僅僅三字便令人心生嚮往之感。由於主人Stephen Zuellig and Gilbert Zuellig兩兄弟作風低調,因此早年關於他們的收藏一直鮮為人知,直到1994年,兩部藏品圖錄巨冊《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卷一、卷二刊行,千餘件美如玫瑰的陶瓷乍現世人眼前,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遠在瑞士山中已有藏家悄然建立起一個體系完整、規模龐大、品質精良的中國古陶瓷收藏。

 

玫茵堂主人早於1950年代中期開始收藏,在仇焱之的協助下,歷經60年的積纍,藏品數量漸豐,且品質更臻卓越,成為當今最重要的中國古董收藏之一。從一開始兩兄弟便計劃分道揚鑣,一人收藏自新石器時代至宋的器物,另一人則專注元明清珍瓷,其中13~19世紀的官窯瓷器就逾450件。今秋玫茵堂專拍已進入第四回,將再次呈現一系列景德鎮御製珍品,展現這個瓷器重鎮獨占鰲頭的輝煌。是次拍賣,包括元時青花先例、明代精品傑作、清朝琳瑯佳器,菁華翕集。

 

 

 

清雍正郎世寧等〈池蓮雙瑞圖〉,設色絹本,估價待詢。

瑞蓮獻雍正:郎世寧之墨跡瑰寶

 

雍正元年(1723)世宗甫登基,郎世寧(1688~1766)即受命為新帝繪〈聚瑞圖〉,圖中瓷瓶雅致婉麗,插置並蒂嘉蓮,布局錯落有致,簡潔悅目,長頸瓶細緻逼真,與雍正帝後來訂燒之仿宋瓷瓶相去不遠。〈聚瑞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除該圖外,郎世寧另繪相類並蒂蓮花圖二幅,分別為上海博物館所藏及此拍拍品〈池蓮雙瑞圖〉。〈池蓮雙瑞圖〉據傳乃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舊藏,上繪花卉種類與台北藏品大致相同,布置卻迥異,郎世寧以其獨特筆法,中西畫風兼容並蓄,展現瓶花之美。郎氏於康熙一朝進宮,乃少數改元雍正以後仍仕朝之傳教士,畫作罕見於藝術市場,極其珍稀。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

 

陶瓷之外的工藝品亦是精彩紛呈,此處選介一件清康熙〈黑漆嵌螺鈿「鹿鶴慶壽」彩蝶花果紋香几〉。嵌螺鈿工藝的裝飾性強,絢麗多變,是明清時期頗為流行的漆器裝飾藝術。螺鈿鑲嵌是以河蚌、夜光螺等貝類經過磨製後,拼作成人物、亭台樓閣、花鳥魚蟲的圖案,鑲嵌於漆坯上,再經過髹漆、拋光製作而成。此作為木胎,在黑漆地上填鹿鶴慶壽與彩蝶花果,工藝細膩精湛。曾為日本永青文庫美術館舊藏,來源顯赫。

【《典藏古美術》2012年9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