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文學 2014/05/15
蔡素芬寫《鹽田兒女》時,曾說選擇鹽田這個據點作故事的起始, 其實和以其他據點為題一樣含有寫人生的意思,「故事以感情為訴求,紀念風土人情的意義勝於其他企圖」...
【林黛嫚╱文.小路╱攝影】
蔡素芬寫《鹽田兒女》時,曾說選擇鹽田這個據點作故事的起始, 其實和以其他據點為題一樣含有寫人生的意思,「故事以感情為訴求,紀念風土人情的意義勝於其他企圖」,以此標準來看《橄欖樹》,作者的訴求同樣是感情,而紀念的則是作者自己親臨的一九八○年代的淡水鎮、淡江校園的人與事。
林黛嫚
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小教師、《中央日報》副刊主編、《人間福報》藝文總監、三民書局副總編輯、國立東華大學駐校作家。作品曾多次入選年度小說選及散文選,並主編爾雅版年度小說選。著有散文作品《你道別了嗎?》、《本城女子》、《時宮》;小說》也是閒愁》、《閒愛孤雲》、《黑白心情》、《閒人免愛》、《平安》、《林黛嫚短篇小說選》、《粉紅色男孩》等; 報導文學《李行的本事》、《我心永平── 連戰從政之路》。現除了在大學教授現代文學,專事寫作。《聯合文學》五月號35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