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4/08/09 編輯部 報導
威廉•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戲劇、155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戲劇家的作品。 維基百科
出生: 1564 年,英國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逝世: 1616 年 4 月 23 日,英國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配偶: 安妮•哈瑟維(結婚於 1582 年–1616 年)
著作: 第一對開本
電影: 羅密歐與茱麗葉, 對面惡女看過來, 殉情記, 仲夏夜之夢, 亂
聯合文學 2014/07/04
【鄭政恆╱圖.文】
莎士比亞的影子籠罩著整個英語文藝世界,在今天更伸展至電影、電視片集、電台廣播劇、動漫、音樂等大眾媒體。
關於莎士比亞作品對文學的影響, 實在太多了。以詩歌為例,莎士比亞的晚年傳奇劇《暴風雨》就分別引發了至少三首名詩浪漫主義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的〈給珍妮,並贈吉他〉(With a Guitar, To Jane)、維多利亞時期詩人勃朗寧(Robert Browning)的〈凱利班談論塞提柏斯〉(Caliban upon Setebos) 和現代詩人奧登(W. H. Auden) 的〈 海與鏡〉(The Sea and the Mirror)。艾略特(T. S. Eliot) 的《 荒原》(The Waste Land)出入於莎士比亞作品的典故,除了《暴風雨》,還有《安東尼與克莉奧佩托拉》、《哈姆雷》和《科利奧蘭納》,艾略特更寫過〈科利奧蘭〉(Coriolan)組詩,對應這部他十分欣賞的莎士比亞悲劇。莎士比亞對小說的影響甚大,《 哈姆雷》 就是最好的例子。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菲爾汀(Henry Fielding) 的《 湯姆. 瓊斯》(Tom Jones) 已提及觀看這部莎劇, 歌德的成長小說《 威廉. 麥斯特的學習年代》(Wilhelm Meister'sApprenticeship) 中, 主人翁更搬演《哈姆雷》。許多著名小說都受此偉大悲劇影響,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的《 皮埃爾》(又譯《皮耶》,Pierre)、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 的〈希格雷縣的哈姆雷〉(Hamlet of the Shchigrovsky District)、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和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都有哈姆雷般的角色,或者纏繞的父親鬼魂。
《哈姆雷》的焦點集中於男主角哈姆雷,但有作家為劇作添加前傳、外篇、續集甚至重寫,其中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的短篇小說〈葛楚德的反駁〉(Gertrude talks back)和厄普代克(John Updike) 的前傳書寫《葛楚德和克勞迪》(Gertrude and Claudius),都將目光放在哈姆雷的母親。
莎士比亞劇作,對不少女性小說家有很大影響,近年的相關討論比較熾烈,女性作家或借用或改寫, 例如吳爾芙(Virginia Woolf) 不單在文章《 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虛構出莎士比亞的姊妹茱蒂絲(Judith), 說明女性面對的限制。而從她的小說如《夜與日》(Night and Day)、《 歐蘭朵》(Orlando) 和《 幕間》(Between the acts)等都可以找到莎士比亞的痕跡。在吳爾芙以後,簡.斯邁利(Jane Smiley)的《一千英畝》(A thousand acres)重寫《李爾王》、安潔拉.卡特(Angela Carter)的《明智的孩子》(Wise Children)參考好幾個莎劇,而梅鐸(Iris Murdoch) 和愛特伍的多個小說,也跟莎劇有緊密關係。
除了女性小說家,莎士比亞對美國小說家也有深刻影響,南方文學大師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有多個作品跟莎劇相關,而黑人作家特別鐘情悲劇《 奧塞羅》, 其中理查. 賴特(Richard wright) 的《 土生子》(Native son) 和艾里森(Ralph Ellison) 的《 無形人》(Invisible man)是兩個最突出的例子。而近年,亞瑟.菲利普斯(Arthur Phillips)的《亞瑟的悲劇》(The Tragedy of Arthur) 以實驗姿態面對莎士比亞,帶來真實與虛構的反思。
中文世界方面,著名文學家如田漢、梁宗岱、孫大雨、曹禺都翻譯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可是他們自己的作品裡並沒有很深的影響痕跡,而翻譯名家兼詩人卞之琳則寫過八行小詩〈紐約看《十二夜》演出〉。台灣詩人楊牧翻譯了《暴風雨》,同時期出版的詩集《時光命題》的部份作品,在意象、語言和情懷上都有莎士比亞的遺風。而香港詩人黃國彬漢譯及詳注《哈姆雷》,也寫過〈訪問莎士比亞〉、〈李爾王〉等詩作。
鄭政恆
影評人、書評人, 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國際影評人聯盟獎、金馬獎評審。著有《記憶前書》,二○一三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
《聯合文學》七月號357期
|